之后的几天,朱由检时不时派人把贵英恰接进宫里连吃带玩,每顿酒肉必不可少,俩人一起大吃大喝,一道道两人之前见都没见过的菜品被端到餐桌上。
一次次宴请,一杯杯烈酒下肚,朱由检也从这个呆子嘴里问出一些有用的事。
林丹汗虽是成吉思汗的嫡系后裔,但自他13岁成为汗王,仅被漠南的部分部落奉为名义上的共主。
漠南的科尔沁、内喀尔喀、土默特、鄂尔多斯诸部各自为政,林丹汗最初只能支配辽河套的察哈尔部。
漠北的外喀尔喀更不承认林丹汗这个成吉思汗的嫡系后裔为共主,而西边固始汗率领的卫拉特蒙古,也就是大明口中的瓦剌,仍然与林丹汗为敌。
加上东边还有个努尔哈赤正在崛起,林丹汗早年的处境并不比崇祯皇帝即位之初面对的局势好多少。
而林丹汗之所以在去年年底选择离开辽河套,踏上西迁之路,主要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在左翼地区已众叛亲离,加上后金兵锋正盛,被迫选择西迁。
其次是利用右翼力量薄弱之机,兼并诸部,趁机恢复蒙古大汗的共主地位,兼并右翼诸部后还能讨要明朝给右翼部落的丰厚市赏。
在刚过去的上半年里,林丹汗征讨漠西蒙古虽然连战连捷,但被他舍弃的左翼地区被皇太极偷了。
听贵英恰的口气,林丹汗似乎一点没意识到左翼地区才是他的根基。
自然也没意识到没了根基,迟早要完的道理,还大咧咧的把妹夫派来大明讨要市赏。
一个君主居然在战略上犯下如此致命的错误,也活该北元要完。
除了贵英恰本人,跟他一起来的蒙古人都沉浸在朱由检为他们编织的温柔陷阱中,绝口不提返回草原的事。
……
朱由检谋划给林丹汗来一记重拳的时候,距离北京城数千公里的云南沐王府里,一名50岁的妇人正坐在梳妆台前,看着铜镜里的自己,做着这辈子最激烈的心理斗争。
她是宋氏,现任黔国公沐启元的生母,黔国公府地位最高的人。
她收到了朱由检的回信了,这封回信打破了她心中最后一点侥幸。
此时此刻,她左手边放着一枚剑佩,右手边是一个不大的油纸包。
“娘,你叫我!”
屋外传来一道爽朗的声音,一个三十出头,肤色偏黑的武将风风火火的冲了进来,他就是现任黔国公沐启元。
宋氏不着痕迹的收起右手边的油纸包,藏于袖中,拍拍身边的木凳,“我儿来啦,坐吧。”
沐启元答应一声,坐到母亲身边,“娘,你叫我来什么事啊?”
宋氏转头看着儿子略显苍老的面庞,脸上露出疼爱之色,眼中光彩一黯,锤了锤自己胸口:“最近娘这胸口总是闷得慌,你又忙着预备平缅事宜,娘这心里就更不舒服了。
元儿,娘听说那东吁人野蛮凶悍,打起仗来不要命,这场仗你又把握么?”
“这点娘大可放心,一帮化外蛮夷而已,岂是我沐家将士的敌手。”
沐启元说的信心满满,完全不把东吁人放在眼里,却让宋氏心里更加不安,天启二年的安邦彦叛乱,沐昌祚、沐启元爷俩出征,两人惧怕,多有推诿。
安邦彦只是一个反贼,东吁却是一个国家啊。
宋氏不安的抓着儿子
第105章 毒杀启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