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这天朱由检起了个大早。
站在铜镜前,几个小太监小心为他穿上一身干爽舒适的白色里衣,然后王承恩捧来一件罩甲。
罩甲上布满银白色甲片,胸际两侧的甲面上有金龙浮雕,兼具防御力与美观性。
朱由检穿上罩甲,系上皮带,顿时觉得身上沉甸甸的。
然后王承恩从小太监手里接过一双金色环臂甲,朱由检抬起双臂,任凭王承恩为他系好环臂甲。
在腰间挂好一柄佩剑后,王承恩又跪在他跟前为他装备卫足,做完这一切,朱由检看着铜镜里的自己,铠甲在身,豪情万丈。
威武是真威武,重也是真重。
十几斤的重量往身上一压,连站着都消耗体力,但他不光要站着,还要穿着这身铠甲骑马。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甲叶碰撞的悉索声,朱由检转头一看,一名身穿战铠的武将铿锵入殿,是曹文诏。
“陛下,都准备好了。”
“好,咱们走。”朱由检从小太监怀里拿过六甲神盔,一本正经的戴在头上,左手握着剑柄,大步朝外走去。
曹文诏跟在身侧,再次谏言道:“陛下,一帮草原来到鞑子,何须陛下亲自相迎。”
朱由检拍了拍曹文诏肩头的兽首,“人家远道而来,总该让他们感受到我泱泱大明的待客之道。”
“是。”
曹文诏皱着眉头,他相信皇上这么做一定有什么打算,但这种做法还是太掉价了。
朱由检可不管那些,踩着太监的背骑上黑鬃马,用三脚猫的骑术驾驭马匹随着人群向宫外走去。
此时广渠门外,旌旗招展,甲士林立。
五军营官兵被曹文诏操练的非常不错,一个个瞪着眼睛,紧握兵刃,表情凶狠,仿佛要上战场似的。
甲士们身后是礼部乐官,当朱由检一行来到城门,乐官们齐奏中和韶乐,朱由检端坐在马上恭候鞑靼使团到来。
两分钟后,被神枢营骑兵护送的鞑靼使团便出现在远处地平线上。
使团首领贵英恰是个身宽体胖的中年人,体重两百出头了,和所有草原人一样,每日风吹日晒让他的皮肤很粗糙,蜡黄色的脸上透着两坨粗糙的红晕。
骑在一匹略显肥胖的枣红马上,拿起马身上挂着的水囊,仰头痛饮一番,长呼痛快。
他是林丹汗的大妹夫,这次出使他不认为自己能要到市赏,但这毫无疑问是个美差。
林丹汗正带着大军征讨漠西蒙古,虽说仗打的很顺利,但刀头舔血的日子哪有来天朝享受花花世界来的舒服。
想想明朝稀奇多样的美食,环肥燕瘦的美女,他就恨不得肋生双翅,飞进北京城。
看到广渠门外的一群兵丁仪仗,贵英恰呦的叫了一声,指着广渠门道:“南朝人来迎接我们了,儿郎们打起精神,冲啊。”
周围的鞑靼人狼嚎而应,催动马匹向广渠门冲去,周围的神枢营启禀见他们突然加快马速,赶紧跟上招呼着他们停下。
城门前的一群士兵乐官见那帮蒙古蛮子发起冲锋,一些人吓得脸色苍白,两股颤颤,几欲先走。
士兵们等待将军下令,时刻准备结阵防御,人群中央的朱由检却是一脸淡然,非但不怕甚至还有点想笑。
百十号人就想给他来个下马威?把大明皇帝当小孩了么?
贵英恰一行冲到近前逐渐放缓马速,等到了城门前已经彻底停下,纷纷翻身下马,首领贵英恰带着几名亲随,被几名神枢营监视着来到近前。
随着他们一行人的走进,朱由检下马朝他们走去,他的目光被贵英恰身边的一名神枢营将官吸引。
这名将官也就是二十上下,头戴碟形盔,头上插着一面红色三角小旗,头盔下是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相貌英武不凡,手里握着一柄柳叶刀,迈着矫健的步伐向前快速走着。
目光斜视着身边的贵英恰,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有他相护,让朱由检十分安心。
这名将官与曹鼎蛟有七八分相像,他是曹鼎蛟的兄弟——曹变蛟。
贵英恰走到前边看着朱由检的一身打扮,说着一口蒙古话,旁边的一名蒙古人翻译道:“哈!你很不错,我听说明朝的皇帝都像你们的婆娘一样整天不出门,你比传言中强多了。”
“大胆!”曹文诏一声暴喝,抽出一截刀刃,对贵英恰怒目而视。
朱由检抬手拦下曹文诏,走到贵英恰面前,凑到他肩头闻了闻,然后说道:“朕听说你们草原人一生只洗两次澡,一次出生,一次死亡,看来传言是真的。”
或许有些蒙古牧民一生只洗两次澡,但作为黄金家族的女婿,贵英恰自认还是很注重卫生的,尤其是今早特意换了身干净的袍子。
他有些生气:“听说你们明朝人打仗,就是伸出脖子让我们草原儿郎砍,看来也是真的了。”
朱由检眸光一冷,打嘴仗都不用翰林院的老爷们上,他就能把这蛮子怼的哑口无言,但他没那个心思:“朕把你们汗王当朋友,但如果你们的汗王是派你来示威的话,那你成功了,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贵英恰后退一步,单膝跪地,左臂贴在身前,左臂攥拳碰到右肩,“明朝皇帝陛下,请原谅我的无礼。”
倒还有点脑子,他要真敢这么回去,林丹汗听说他为了逞口舌之利,而荒废了大事,就算是亲妹夫,也不会轻饶了他。
朱由检单手扶起他,“朕已经准备好了酒宴,不管你们这次来是为了什么事,朕自会洗耳恭听。”
朱由检与贵英恰并骑来到宫中,建极殿内已经摆好桌椅,汉、蒙两方人员分别坐在左右两侧。
众人落座后,一个个身穿袄裙的宫女将美食美酒送到各人桌上。
每人面前的餐桌都不大,除了三荤三素外,酒坛也只能放到一边,六个菜对朱由检来说也是难得会吃一次。
待酒菜上完,然后宫女们端上铜盆清水。
众人各自洗完手,或者再用清水擦试一下脸后,随着乐声响起,朱由检率先举杯:“蒙古使者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朕先举杯为各位接风。”
众人纷纷举杯与朱由检共饮一杯,饮完后,贵英恰直接开口道:“皇帝陛下,外臣来是为了告诉陛下。
我家汗王已率众西迁,漠西各部无不臣服于我家汗王,往后大明给漠西各部的市赏跟给我们的一道送给我家汗王就是了,省得麻烦。”
朱由检哈
第104章 豪夺暗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