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三一章 纠结的四国峰会即将开始[1/2页]

丞相当嫁 镜中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千步廊上,散朝后的群臣谈笑风生,悠闲踱步。
      “宣隐澜!”一记破锣般的嗓音穿透廊内廊外。
      她听若罔闻,足下未停。
      “宣隐澜!”急促壮烈的脚步声近在咫尺。
      她轻裘缓带,未疾未速。
      “宣隐澜!”终于,那只矮胖的躯体搡开并行的同侪,拦在了她身前。
      她双足停驻,悠然问:“才尚书,何事指教?”
      “宣隐澜,你少在老夫面前装模作样!”才如廉杀机不掩于眉眼内外,“你应该明白老夫为何找你,你有多大的胆子,竟敢诬陷王后?擅自囚禁当朝国母?”
      这罪名还真是大呢。她掸掸袍袖,洗耳恭听。
      对方大骂不绝:“凭你一介佞臣,如何能坐到今日这般高位,朝野内外心照不宣。我才家不屑与你这等人为敌,故而处处忍你几分,没想到你居然敢欺负到我才家头上,蚍蜉撼树,鼠目寸光,说得就是你这等黄毛小儿!”
      才如廉这番话出来,随在其身后的赫运不免觉得言辞过激:无论如何,对方都是当朝首辅,这般公开谩骂,首先便在礼上先亏了一截。
      思及至此,他暗牵表兄袍袖。
      岂知,急怒攻心的才如廉扬袖甩开,继续道:“宣隐澜,你当真以为你斗得过老夫么?想我才家在大淦国百年的根基,你这靠着男色侍君平步青云的无知小儿……”
      “才大人!”良北王出声叱责,“你堂堂尚书,当朝元老,出言如此无状,成何体统?”
      才尚书断然反驳:“此乃老夫与宣氏小儿的恩怨,请王爷莫管!”
      够嚣张。宣隐澜美眸内兴味满满。
      良北王也未让步:“才大人莫要倚老卖老,你才家在淦国有百年的根基,我勒家的根基却与淦国一般长短,要比树大根深,你比得过勒家?”
      诶,淦国最好脾气的王爷居然也发火了呢。宣隐澜颇为意外。
      “王爷,老……臣断无此意。”才如廉气势一弱,“臣是不想我大淦朝廷被一个无知小儿弄得乌烟瘴气,这实非我大淦之福啊。”
      良北王方待启唇,宣隐澜笑颜晏晏向他一礼:“王爷,多谢你援声之德,既然是找微臣的,还请王爷交给微臣自己打理。”
      才如廉眉横目立:“宣隐澜……”
      “大胆!”她颜如寒霜,叱如裂帛,“才如廉,本相的名讳是你能叫的么?”
      才如廉眉内怨毒更盛:“宣隐……”
      她挑眉:“录事簿何在?”
      “下官在!”所谓录事簿,即随时记录朝中各位官员言行行为举止以供史官参考的工作人员,不参与,不偏倚,忠实记录,秉笔直书,而越有位高权重的朝臣,越得录事簿看重。随着丞相大人一声宣喝,有人出列,果然是正在录事,一根笔,一册簿,笔耕不辍。
      “将今日千步廊上发生诸事一一记录在册,无须避恶,不得溢美。百年基业的才家,究竟是如何从人才辈出到后继为人,理当有一个清晰的脉络才是。”她道。
      录事簿恭身:“正是下官职责所在。”
      宣隐澜扬声:“明日早朝,本相要奏请吾王。身为六部要员,出言无状,冒犯上官,直呼上官名讳,此罪一;身为两代老臣,于千步廊公开场合寻衅滋事,失仪失礼,此罪二。”
      才如廉切齿:“宣隐……”
      “不知悔改,一犯再犯,此罪三。三罪归一,才大人是想官降三级,还是谪迁地方为官?”她问。
      才如廉面色青黑。
      “或者,才大人更倾向于本相直接行使首辅权责,命宫内禁卫‘恭送才大人回府,从此禁足府内颐养天年?”
      “宣……”
      她眉梢一动:“唔?”
      “你敢……”
      她声线平淡:“本相也很好奇本相到底是敢与不敢呢。不然才大人帮着本相试上一试?”
      才如廉在这刹,从迎面的这双眼睛内,佛窥见一丝残戾光芒,心内一颤。然而定睛再看,那双眸光华陡转,又只是两泓水漾秋波了。他凝着青黑面皮,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后面的群臣中各有立场,但尽皆不解。他们不明白一向精于算计的才大人怎会犯下这等愚蠢的错误。王后禁闭冷宫倘使当真是宣相所为,已足以说明一切,与其对抗又有何好处?莫不是那才大人以为才家的根深叶茂是刀枪不入的么?
      宣隐澜轻摆素手:“各位大人,眼前这部戏如何

第一三一章 纠结的四国峰会即将开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