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三魂七魄。三魂者,一为天魂也,二为地魂也,三为命魂也。七魄者,一魄天冲也,二魄灵慧也,三魄为气也,四魄为力也,五魄中枢也,六魄为精也,七魄为英也。
“人将死时,七魄先散,三魂再离。七魄五七,肉身化泥,三魂离七,神仙难医。”
其中意思就是说人快死的时候,七魄先分离出去,然后三魂再脱离出去。七魄脱离人体五七三十五日,肉身便会腐朽,幻化成泥。没有肉身之后,如果三魂再脱离出去七日,就是大罗神仙也救不回来了。
随着身体里生命气息的逐渐减弱,不动如来的精神力在此刻脱体而出,化为不动如来的模样。只是那种模样,是虚无缥缈的,既看不到别人,别人也看不到他,大概就是一种人神分离的状态。不动如来就这么在广袤无垠的虚空中随处飘荡,漫无目的,无所事事,和那些飘荡在地府里的孤魂野鬼无异。
“啊,忽然觉得好累啊,现在终于,终于能休息了,好好的睡一觉。”一个声音在心中响起。
不动如来旋即闭上双眼,任由那仅存的一丝意识慢慢变得模糊。太累了,太疲倦了,他想要彻底的长眠了。
然而就在他意识即将湮灭的时候,耳畔却传来了一阵充满禅意,肃穆悠长,空灵低回的钟声。无比的庄严令不动如来那濒死的意识为之一振,心中瞬间清凉许多。
不动如来睁眼一看,顿时惊呆了。就见眼前的虚无缥缈中,隐隐约约有一座无比巨大的仙山,山上坐落着一个庞大的建筑群体。金碧辉煌的琉璃瓦,朱红色的墙。到处都塑有巨大的佛像,担露胸膛,双膝盘坐,双手合十,面泛笑容,惟妙惟肖,生趣盎然。无数间恢宏的宝殿,门眉上都挂着金匾,门上都雕刻着各种精美的神仙、花卉图案,富丽堂皇。庄严肃穆的巨大山门上横着一块金灿灿的金匾,“灵山大雷音寺”。
“我居然飘到这里来了。”
在看到这六个字的时候,不动如来顿时感到无比激动,一股巨大的震撼占据了心间。
不动如来一脸敬畏的飘进山门,还未站稳,就被一股狂风卷起,在空中不住的打了几个旋转,再落地时,已然出现在大雷音寺的一座偏殿之中。
宝殿中,一个须眉皆白的佛陀盘膝而坐,穿着一身质朴的粗布僧衣,一把扫帚横担在腿上,佛陀一双佛眼正在打量着眼前的这丝魂灵:“阿弥陀佛,小家伙,清修之地可不能乱闯哦。”
“弟子参拜师祖。”不动如来双膝跪倒,恭恭敬敬行了一个参拜礼,刚要开口。
就见那佛陀巍然一笑:“阿弥陀佛,你的经历,老衲知道。你想不想回去?”
“师祖,弟子,弟子还能回去吗?”不动如来一脸不可思议的问道。
“肉身虽腐,魂灵尚存,自然能回去。”佛陀答道。
“那弟子该如何回去?还请师祖示下。”不动如来问。
“解铃还须系铃人。能不能回去,要靠你自己。”佛陀答曰。
“靠弟子自己?”不动如来脸上浮现出越来越多的不解。
“老衲问几个问题考考你,你什么时候都答出来,什么时候便能回去。”佛陀答曰。
随后发问:“你身为佛门弟子,可知修行修的是什么?”
“修的是心,修的是性。”不动如来未加思索便答了出来。
“那你可知你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佛陀问道。
“弟子修为尚浅,不是对方的对手。”不动如来答道。
“那你可知你为何不是对方对手?”佛陀继续问。
“这?”不动如来听着这个问题,不知该如何作答,愣在那里。
“好了,你就在这里静心打坐吧,好好的悟一悟缘由。你身为修行者,不能连这门槛都迈不过去。”佛陀看着不动如来那一脸的彷徨,说道。
“是。”
就这样,不动如来静静的盘坐在这大殿里,开始了苦思冥想,绞尽脑汁的在思考着师祖的问题。而那佛陀在这两日里,则是打扫完庭院就安静的坐到一旁,一言不发。
静默的状态一直持续了三天,不动如来都没有出现灵光一闪的情形。看着那一脸的赤诚和连日的不懈,佛陀稍稍点头,坐到不动如来对面,开口说道:“小家伙,你先听老衲讲个故事吧。”
“是。”不动如来正姿端坐。
有一天佛祖来
第十七章机缘巧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