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石的产出地本来不太重要,毕竟,无论是来自湖中还是山里,只要是端砚,都是出自端州。
不过柳边山知道,如果不出一点怪招,自己不一定比得过李秋。最后平手了,对李秋大有益处,对自己的名声却是一种损耗。
砚石的出产地所在,只有那些看过大量的同类砚石的人,总结出一定规律,才能看出。这类吃经验的事情,李秋肯定是比不过柳边山。
不过还好,李秋有个好爷爷言传身教,加上自身的悟性,能够与柳边山分庭抗礼。
现在,既然出现了争议,就应当由双方阐明原因,说服对方。
柳边山首先发言:“说它来自矿脉中心,原因有三,先说一点,自古砚石美者皆出自矿脉中心,只有集中百石之力才能养一石之精。”
柳边山看来是习惯了倚老卖老,上来就抛出常例。
李秋轻声辩对:“矿脉中心不一定都出产好石,山脚深湖未必没有美砚。”
这话既在说石,也在说人。
柳边山自然也没有期望一句话驳倒李秋,只是接着说:“这块石头形体上有刀凿斧琢的痕迹,必然是敲除周围劣石导致,湖中石头多是浑然一体,并不需要这般步骤。”
李秋默然,这也是他最看不懂的地方,自己明明看到了水洗多年的痕迹,为什么还有一些斧凿?
见李秋被自己说得哑口无言,柳边山原本悬着的心放下来了,小子,你还太嫩了点。
夏瑜见李秋沉默不语,心里也暗暗担忧,想说些什么,又怕打断他的思路,只能在座位上暗自跺脚。
果然,老东西没一个好对付的。
停顿有一分多钟,见李秋还没说话,柳边山得意之色溢于言表。
他趁热打铁,说出第三个认定为矿脉中心砚石的原因:“第三,这石头有天然石眼一个,但却半空未漏。如果是湖中石头,必然会因为水力作用,全部通开。”
这话刚落,他似乎还不过瘾,仍旧嘲讽:“小子,砚总是要盛墨的,书写完水洗砚石不是很正常吗?你以为就你看出来了吗?”
这话让众人恍然大悟,原来,这柳大师早就看出其中陷阱,故意用这个问题给李秋设下圈套。李秋终究还是太年轻,一不小心就踏入了其中。
夏瑜的心跳到嗓子眼了,李秋似乎陷入了什么谜团中,面部表情纠结地有些狰狞。
不对,一定有地方不对,仅仅水洗砚台肯定冲刷不出这样的痕迹。
我到底忽略了什么?
有些人开始为他感到惋惜,姜还是老的辣,像那种无名少年战胜成名大师的戏码终究不会发生。
夏琦这时终于觉得扬眉吐气,身体都站直了许多,见李秋还是沉默不语,大声嚷道:“小子,快宣布真假吧。”
宣布真假,就意味着这一场比斗的结束。
不过,因为李秋无法辩驳柳边山的两个理由,如果他放弃作答而是直接宣布真假,那意味着他认输了。
李秋的思绪被夏琦这番话打断,不过,也正是跳出石头,他终于从全盘思考了一切,脑中灵光一现。
我知道了!真的表面上往往要覆盖一层假的,只有去伪存真才能得见真实。
他脸上纠结的表情变得平静,又带上标准的微笑。
“谢谢你。”
这是他第一次真诚地向夏琦表示谢意,若不是对方,自己这一次可能真的要输。
夏琦被他吓了一跳,李秋这,受刺激太大了,脑子坏了吗?
李秋却不再看他,感谢
第30章 湖中石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