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三十年正月,坤泽城的政令传递效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三封编号为34;社字001至00334;的文件,在三天内通过驿站、电报、信鸽三种渠道,同步送达虞国两州十二省的各级行政中心。
文件内容高度统一,核心围绕四个方向展开:坚定社会主义道路方向,清退党内投机分子,改造社会各类异质分子,强化全民理论与制度学习。
文件开篇即明确:34;虞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是少数人的口号,而是全体人民的实践。凡背离阶级立场、损害集体利益、动摇制度根基者,无论职位高低、出身贵贱,均需接受教育与改造。34;
这一表述打破了以往政策中的模糊地带,将34;清理34;与34;改造34;的范围从党内延伸至全社会,从思想层面细化到具体行为。
文件对34;投机分子34;的界定列出明确标准:在资源分配中搞特殊化者,利用职权为亲属谋取私利者,在国际协作中坚持34;国家利益至上34;而背离阶级联合原则者。
34;封建分子34;则包括以血缘关系干预行政事务者,传播34;君权神授34;等落后思想者;34;资本主义分子34;特指试图将国有资产转化为私人财产者,按资本而非劳动分配收益者,与联邦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秘密利益输送者。
对于改造方式,文件规定分级处理:情节轻微者,参加为期三个月的34;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班34;,每日学习四小时,其余时间参与工厂或农庄劳动,考核合格后方可返回原岗位。
情节较重者,送往北方农场进行为期一至三年的劳动改造,通过种植土豆、开垦冻土等体力劳动,辅以每周两次的思想教育,直至改造合格。
屡教不改或情节恶劣者,将被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在北方农场从事生产劳动,其财产除保留基本生活所需外,全部充公用于集体事业。
文件特别强调34;全民参与34;原则,明确除科研工作者(需保证技术研发不受干扰)和军队(需维持国防稳定)外,所有机关、工厂、农庄、学校、社区均需暂停常规工作半个月,全力投入此次活动。
各单位需成立34;清理改造委员会34;,由劳动党党员、工人代表、农民代表按3:3:4的比例组成,负责排查、评议、监督等工作,委员会决策实行34;一票否决制34;,任何成员对某一案例提出异议,均需重新审议。
政令的第一波响应来自中央所在的直隶蒲阪州。作为虞国政治中心,蒲阪州的行动具有示范意义。州府在文件送达次日便召开万人动员大会,州长在会上公开通报了三名处级干部的违规案例。
一名粮食局官员为亲属多分配二十斤口粮,一名工厂厂长擅自提高技术人员奖金比例而忽视一线工人,一名社区主任在分配住房时优先照顾本地户籍居民。三人当场被撤销职务,送往理论学习班。
蒲阪州的做法被编成《典型案例通报》发往各省,其中34;公开处理、即时执行34;的模式被迅速效仿。东部海晏省、越原省、荆南省在三天内完成委员会组建,重点排查了港口、纺织厂、粮仓等易出现利益输送的领域。
海晏省查出
第336章 人民力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