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是否斗争[1/2页]
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庙
比格多动
朱昭熙回到办公室时,窗外的天色已近黄昏,匆匆的端起秘书送来的晚饭,一边吃着一边看着下属部门刚送来报告。
韩国、代国及南武洲六国、越系十国的代表已分赴坤泽城周边的工厂、农庄和矿区参观,由虞国劳动党基层干部陪同讲解。按计划,这些考察将持续五天,涵盖从钢铁生产到集体农庄的日常运作,趁着这个时间,朱昭熙也要理一理现在的发展思路。
“让他们看清楚,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实践,而不是一边自己吃好喝好,一边在旁边说风凉话,鼓励大家劳动建设国家。”朱昭熙对秘书交代,“不用刻意修饰,好的坏的都让他们看。比如第三纺织厂的工资核算表,我们不需要搞美化,无产阶级从来不怕检验。”
秘书离开后,她翻开日程表,今晚七点将召开虞国劳动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闭门会议。桌上的文件袋里,装着常委们的预发言提纲,多数内容围绕一个核心:如何处理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投机分子。
七点整,中央常务委员会的七名成员准时入座。会议室里没有多余陈设,只有长桌、座椅和劳动党镰刀锤子红旗与虞国十四星红旗交叉悬挂。朱昭熙没有寒暄,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水,然后就翻开手上文件直接切入主题。
“今天的议题很明确,大家心里清楚我们的队伍里,混进了不少投机分子。这些人披着社会主义的外衣,骨子里还是利益至上,甚至想借制度改革谋取私利。问题是,要不要清理?怎么清理?”
组织部长率先发言:“从各国劳动党的成分看,投机分子的比例不低。韩国劳动党有12%的皇室成员,代国县委书记里近半数没有系统学习过阶级理论。
南武洲六国的党章里还保留着‘国家利益优先的条款,更不用说越系十国本来就是为了利益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样的国家与资本主义并没有多大区别。这些人不是真正的革命者,是借社会主义之名巩固权力的投机者。”
他翻开统计册:“我们的情报显示,韩国朱征钊的弟弟在接管宁国资本工厂后,将三成利润转入私人账户;代国的佃农联盟旧部,仍在按地域划分势力范围,排斥外来移民参与管理。这些行为已经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
军事部长皱起眉:“清理可以,但怎么界定‘投机分子?是看成分,还是看行为?如果按成分,朱家宗室才是最大的坏分子,他们本身就该被划入怀疑名单,但他们确实推动了本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如果按行为,谁能保证自己的每一项决策都纯粹出于阶级利益?”
他的话让会议室陷入沉默。虞国的干部体系虽以“贫下中农”为根基,但随着工业化推进,不少技术人员和管理者来自旧制度下的工匠或小业主家庭。若以“成分”划线,难免扩大打击范围。
宣传部长接着说:“关键不在出身,在思想。虞国的实践早就证明,封建地主的后代可以成为坚定的革命者,贫农也可能变成新的特权阶层。第334章 是否斗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