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88章 弃守东远[1/2页]

归处有青山 擎天小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34;族长!34;
     就在郑德禄刚要开口之时,又一道身影匆匆赶来。
     元自成,元氏负责情报的弟子。
     不过原本英俊的脸,此刻比雪还白。
     手里攥着几封染血的密信,直接证实了圣旨内容:
     34;槐江州急报,太初古境全面降临,妖兽已肆虐三郡十八城,槐江州主力被妖族牵制,朝廷实在分不出兵力重建甚至保护东远州了…34;
     元承望听着,突然觉得呼吸有些困难。
     转身望向城内…
     虽然百姓已撤离了大部分,但仍有一些老弱病残暂居于此。
     就像当初那般,明知是空城却还要回来。
     而更远处,元氏族人正在营地熬药疗伤,几个孩童蹲在帐篷边玩着石子。
     34;具体…计划是什么?34;
     开口,觉得自己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郑德禄如蒙大赦,急忙展开地图:
     34;您看,以龙尾关为界,晋阳和伏阳的军队会死守到最后一刻,中州那边已经腾出...34;
     郑德禄讲着,元氏一族几人和晋阳守军高层听着。
     计划没什么特别,就是两个字,速度。
     以最快的速度撤出晋阳伏阳两城,死守龙尾关,彻底放弃东远州。
     34;郑城主…34;
     待到郑得禄说完,元承望突然问道,34;这命令是并肩王下的还是陛下下的?34;
     郑德禄一愣,开口道:
     34;元大人,这我便不知了…34;
     风雪中,元承望露出了一丝苦笑。
     而苦笑中,藏着一丝担忧。
     他虽与易年相处的时间不算久,但对易年的认识还是很清晰的。
     如果命令是易年下的,那能让易年做出弃守决定,说明槐江州的局势恐怕比想象中更糟。
     如果不是易年下的,那么…
     想到此,元承望深吸口气,开口道:
     34;传令下去…34;
     元氏族长突然挺直腰板,声音传遍城头。
     34;元氏十六岁以上子弟,明日卯时在幽泉边集合,其余人…护送妇孺先行撤离…34;
     34;族长…34;
     34;执行命令吧…34;
     说着,转身朝着城外走去。
     众人瞧见,也没有前去询问的心思。
     撤离两个字虽然简单,但麻烦的事情就太多了。
     可能从今夜起,很久很久都没法睡上一个安稳觉了。
     元承望来到落北原上,目光在西方与南方间不时游离。
     担忧神色,此时已经布满了双眼。
     这命令一下,元承望知道,易年的情况应该很不乐观。
     那夏儿…
     元承望想着,全身微微颤抖。
     34;你们两个,必须给我好好活着…34;
     喃喃自语之时,一片雪花落在肩头。
     元承望瞧见,忽然想起很多年前,父亲将族长之位传给他时说的话。
     34;我们元氏一族活着,是为了死得有价值。34;
     现在,他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重量。
     而能分享的,只有落北原的夜风。
     ……
     撤离的命令像一阵狂风一样,迅速地在东远州的每一个角落传开。
     这个消息对于东远州的百姓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
     东远州刚刚经历了相柳大劫,整个州都处于重建的阶段。
     百姓辛辛苦苦地劳作,希望能够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生机。
     也许再等一年,这里就会恢复到以前的繁荣景象。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他们却被告知要撤离,还是以最快的速度撤离。
     这意味着他们之前的努力都将白费,所有的希望都在一瞬间破灭。
     朝廷的命令让百姓们感到困惑无奈,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撤离,也不知道撤离后会面临怎样的生活。
     这时,便出现了两种声音。
     一些人认为朝廷的决定一定是为了百姓好,毕竟朝廷不会无缘无故地下达这样的命令。
     但也有不少人坚决反对,因为他们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这里是他们的故乡,是他们的根。
     而且,很多人的全部财产和生计都依赖于这片土地,让他们离开谈何容易?
     然而,无论百姓们的心情如何,朝廷的态度却非常强硬。
     官府明确表示,必须执行撤离命令,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在这种情况下,反抗一事不停发生。
     东远州,通江县。
     昨夜的薄雪覆盖在刚刚重建的屋舍上,炊烟从崭新的烟囱里袅袅升起。
     原本应该是平静的早上,此时县衙前的广场上,黑压压地挤满了人。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台阶上那个声嘶力竭的身影,县丞刘品之。
     这位年近五旬的父母官,此刻官帽歪斜,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摩擦:
     34;乡亲们!朝廷的旨意已经很清楚了!我们必须撤离!34;
     34;凭什么?!34;
     人群中一个赤膊大汉猛地推开前面的人,冲到最前面。
     指着不远处刚刚修好的粮仓,脖子上青筋暴起:34;老子一家老小花了三个月才把房子重新盖

第1688章 弃守东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