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辰开拓者”计划的推动下,大夏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
这片古老的土地,以惊人的速度和效率,完成了星际文明的转型。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洋溢着对未来的狂热憧憬和对李长夜的虔诚崇拜。大夏人不仅成为了星际开拓的先锋,更以一种近乎神话的方式,重新定义了人类的幸福与梦想。
“启航节”后的第一个月,大夏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市的天际线不再是钢筋水泥的摩天大楼,而是拔地而起的空天发射塔和闪烁着全息光芒的“星际资产交易所”屏幕。乡村的田野,也被改造成了生态实验室和小型飞船测试场。
每一个大夏人,无论身处何地,都被卷入了这场席卷全球的“星际热”。
新京,这座新的世界中心,已经彻底告别了旧时代的车水马龙。街道上,悬浮式无人驾驶穿梭机取代了传统汽车,川流不息地运送着人们前往空天港、星际培训中心或“神谕”网络的线下体验站。
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回响着关于“功勋权重”、小行星开采和“天穹市”的讨论。
在社交网络上,大夏人用一种独有的幽默和热情,分享着自己的“星际生活”。
一个名叫“老王聊星海”的短视频博主,原本是新京郊区的一名公交车司机,如今却成为了拥有千万粉丝的“星际生活观察家”。
他的视频内容,从分析“创世星权”的投资技巧,到教大家如何用最少的“功勋权重”租一艘“开拓者”级飞船,样样干货满满。
“兄弟们,听好了!”老王在一个视频里挥舞着手中的全息终端,背景是新京空天港那座壮观的“地轨”天梯:“别老想着买M型金属小行星,那玩意儿贵得离谱!去柯伊伯带捡点‘彗星垃圾,随便一颗冰块里,可能就藏着价值十亿的稀有同位素!这叫啥?这叫低投入高回报!咱大夏人,最擅长这个!”
弹幕瞬间爆炸:“老王牛逼!我要去柯伊伯带开垃圾场!”、“老王你咋不去天穹市当市长啊?”、“感谢神王赐予我们星辰大海,老王你是神王的使者吧!”
老王的视频,只是大夏全民狂热的一个缩影。在“星辰大海企业即时生成系统”的加持下,大夏的创业热潮达到了巅峰。
仅在“启航节”后的第一个季度,全国新增了二十五亿家星际相关企业,涵盖了从采矿、运输到太空农业、星际娱乐的方方面面。
张秀兰,53岁,家住大夏西南部云滇省的一个小山村。她是一个地道的农村妇女,一辈子都在山间的梯田上种植水稻和花卉。
她的花圃,曾经是村里的一道风景,每到春季,漫山的杜鹃花和兰花,吸引了不少城里来的游客。
然而,生活的重担让她从未想过,自己的花圃能与“星辰大海”扯上关系。
“启航节”那天,张秀兰和村里的老姐妹们,围在村头的大屏幕前,看完了李长夜的发布会。她听不懂什么“七十万亿亿”,也不知道“天穹市”是个啥,但她听到了那句“追逐你们的梦想”,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点了一下。
“秀兰姐,你说咱这辈子种花,能种到天上去不?”一个老姐妹半开玩笑地说。
“天上?天上还能种花?”张秀兰瞪大了眼睛,但随即,她脑海里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几天后,她的儿子,一个在省城做无人机工程师的小伙子,回村探亲。
他带来了一个消息:“妈,‘天穹市的生态舱,需要有人提供花卉和绿植!他们说,太空里的人,也需要花来缓解压力。你不是最会种花吗?这不就是你的机会?”
张秀兰愣住了。她从没想过,自己种的花,能跟“太空”扯上关系。但儿子的话,让她心里燃起了一团火。
她找到村里的“神谕”终端,颤颤巍巍地注册了一家名叫“星兰花圃”的公司。经营范围很简单:太空花卉培育与供应。
“妈,你别怕,‘普罗米修斯有公开的教程,教你怎么在失重环境下种花!”儿子一边帮她操作全息界面,一边鼓励道,“你看,这上面说,月球土壤的微量元素,对兰花的生长有奇效。你就按你种地的方法来,准行!”
张秀兰花了整整一个月,跟着“神谕”网络上的免费课程,学会了如何用离心机模拟重力,如何调节光照和水分。
她还从“星际资产交易所”买了一小块月球土壤样本,花光了她大半辈子的“功勋权重”。村里人笑她疯了,说她一个乡下妇女,瞎折腾啥太空花。
但张秀兰不信邪。她把自己种了一辈子的兰花种子,种进了那个从月球运来的、黑乎乎的土壤里。
她每天守着实验箱,记录光照、湿度和花
第354章 神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