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林译所在的营地士兵数量日益增长,一批又一批的新兵从这里被输送到战区的各个部队,为前线战斗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与此同时,第二次整训工作也顺利告捷,士兵们的战斗素养和实战能力得到了显着提升。
林译的卓越表现和领导才能得到了上级的赏识。经过慎重考虑,上峰决定正式接手这个兵站。
“准备一下,小鬼子最近又开始异动了。只是咱们不知道对方具体目标,到底是第五战区还是第九战区。不过,现在汤司令这里缺人,你先过去报道。把部队拉起来,训练的像点样子,万一要用可以当做预备队上。”来人就是这么和林译说的。
他所接手的部队是一个在战斗中遭受重创的粤军团,减员超过七成,如今仅剩的兵力勉强可以编为一个营的规模。林译被调任为该团的团长,重建这支部队和指挥部队作战是林译的重任。同时,也为这支部队带去补充兵力,以期尽快恢复其战斗力。
此时,霓虹国逐渐意识到一个严峻的问题:战争已经持续了近三年,但所期望的目标却仍未达成。他们非但没有从战争中捞到半点好处,反而国内的外汇储备已接近枯竭。更令人震惊的是,果脯军队的战斗力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有所提升。
战争初期,霓虹国凭借海陆空三军的协同作战,在淞沪、金陵等地重创了中央军的精锐部队。随后,在京畿、晋省等地,他们又将西北军、晋绥军的精锐打得溃不成军。在接下来的第二年里,他们更是将其他杂牌军在华北、华南地区逐一击败,甚至占领了果脯的老家,将粤军的老巢也牢牢掌控在手中。
然而,时至今日,霓虹国本以为战争即将结束,果脯将会无条件投降。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果脯依靠着西南的大后方,不断地整训出新的部队,同时得到各国的援助,继续顽强抗争。而霓虹国却陷入了战争的泥潭,战线越拉越长,驻军越来越多,军费开支也日益庞大,已经难以支撑。
开战之初,本部预期占领华夏需要准备40个师团。次年预计为55个师团,到了这一年他们悲观的估计为65个师团,还需将近200个陆航中队。而如今在华夏的兵力已经逼近80万。
霓虹国经济无法维系了,而且去年年底的那场反攻,让霓虹国确定国军尚有余力。最后本部商定采用一场反攻配合和谈,迫使果脯终止抵抗。
林译抵达驻扎地后,迅速将所率领的一千名新兵与现有的残余兵力进行了整合,并着手进行整编工作。鉴于当前人手紧缺的实际状况,无法沿用以往的整编模式。
因此,不得不采取压缩编制的措施,每个排精简为三个十人的班级,再由三个排组成一个连,由连部统一进行指挥调度,整个连队的人数缩减至一百人。进而,三个连队合编为一个营,并增设了一个由六个重机枪小队构成的机枪连以增强火力。每个机枪小队由二十人构成,其中包括一
第18章 重组粤军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