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西安,马上有一系列欢迎仪式。林译被授予三等云麾勋章,军衔晋升到了中校。同时还给他发了一千大洋奖金。
林译升为中校后,负责管理一个兵营,全权掌控该地事务。然而,这个地方条件极其艰苦,几乎一无所有。送来的兵源更是令人震惊:士兵们个个骨瘦如柴,虚弱得仿佛风吹即倒,甚至还戴着脚镣。
面对这种情况,林译立即向上级打了报告,强调必须配备医生,否则这些士兵很难活到穿上军装的那一天。同时,他马上让要麻他们赶紧熬制小米粥,每人一小碗,严格控制分量,每三小时发放一次,严格执行这一方案。
林译深知,长期饥饿的人不能立即暴饮暴食,否则容易引发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少吃多餐、逐步恢复体力,是无数饥民用生命换来的教训。
因此,他决定用两口大锅熬制小米粥,每人一小碗,让肠胃先适应,维持基本体力。这些士兵需要一段时间的调养,才能逐渐恢复健康。
虽然粮食供应尚算充足,但兵营里极度缺乏专业人士,如医生、修理工、木匠等,基层军官也十分稀缺。林译意识到,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改善士兵们的处境。
林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整顿这支千余人的队伍。为了缓解管理压力,他将全排战士统一晋升为排长,并将身体较为健康的新兵提拔为班长。按照“一个班长管十个人,一个排长管三个班”的架构,勉强搭建起了管理框架,解决了人员管理的燃眉之急。
与此同时,林译还从外部招募了五名老妇人负责打扫卫生,七名妇女专职做饭,并请来几名木匠修理破损的木板床,并赶制了一批木制澡盆。为了让这些士兵恢复基本的生活状态,他安排烧制热水,组织士兵依次理发、洗澡、去除虱子,并换上干净的军装。
经过一个月的忙碌,这些士兵的脸上终于有了些许神采,也逐渐恢复了人样。与禅达溃败营中那些失魂落魄的士兵相比,这里的士兵曾经更加令人绝望——禅达的人失去了魂魄,而这里的人甚至连肉身都难以保全。如今,在林译的努力下,他们终于重新找回了作为人的尊严与希望。
幸运的是,医生终于配来了,而且还是林译的老熟人——郝西川,那位被称为“老天使”的郝兽医。
当林译看到他前来报到时,眼眶不禁湿润,心中既酸楚又欣慰。郝兽医的身体如今还硬朗,这让林译感到一丝宽慰。自此,林译对郝兽医言听计从,几乎事事依从他的建议。
郝兽医并非普通医者,他曾是县里的秀才,学问深厚。1905年科举废除后,他才转而学习医术,专攻中医,并以此为生。在县里,他的医术颇受认可,算得上是一位不错的医生。
然而,民国十七年,那位因“艳电”而臭名昭着的汉奸,自诩为“革新派
第17章 兵站建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