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59章 石勇迷魂谷悟道[1/2页]

水不暖月 谁解沉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眉心下意识地对准雾气中隐约可见的北斗星方位,那七颗星像嵌在黑丝绒上的碎钻,忽明忽暗。
     就在姿势摆定的瞬间,他感觉到周围的空气都为之震颤,像被投入石子的水潭,涟漪一圈圈扩散。
     山林间的灵气如潮水般向他涌来,带着松脂的清苦、野兽的腥甜与腐叶的醇厚,顺着七窍钻进体内。
     耳边传来清晰的“沙沙”声,那是野猪在三丈外的灌木丛中磨牙,獠牙刮过树干的声响尖锐刺耳;鼻翼微动,能分辨出东侧五十步有山泉流淌,水撞击岩石的“叮咚”声清脆如铃,西侧二十步藏着一窝受惊的野兔,它们的心跳声像小鼓般密集;连脚下的土地都在轻轻脉动,频率与他的心跳达成了奇妙的共鸣,仿佛大地在与他对话。
     自此,石勇的狩猎技艺突飞猛进,总能在猎物察觉前预判其动向。
     他能通过风的流向判断野兽的奔跑轨迹——东风时猎物多向西逃,西风时则反之;依据草木的倾斜角度知晓猎物的重量,压弯的草茎若超过三十度,必是体重过百斤的野猪;甚至能从月光在地面的投影变化中,提前半小时感知到猎物的出没,月影若突然扭曲,定是有大型动物经过。
     不出三年,他便成了部落中最传奇的猎手,带着族人避开了三次狼群围剿,在大雪封山时寻到了隐藏在悬崖洞穴里的粮仓,那里面的青稞够全族吃到来年开春。
     每逢冬夜,篝火旁总有人讲述他“与山同息,与兽共情”的故事,说他能听懂树的警示——松树针叶突然下垂,预示着暴雨将至;能看懂石的指引——岩石上的青苔若呈螺旋状生长,下方必有水源。
     那八字算法在他身上,化作了守护部落的铠甲,坚不可摧。
     还有一位饱受肺疾折磨的女子,姓陈,是龙王镇药铺老板的独女。
     龙王镇的青石板路被药渣染成了深褐色,空气中常年飘着当归与甘草的混合气味。
     陈姑娘自幼便被咳疾缠身,一年四季药不离口,药汤熬得比茶水还勤,砂锅底都结了层厚厚的药垢。
     她瘦弱得像株被风雨摧残的芦苇,走三步就要喘口气,胸口起伏得像风箱,脸颊常年泛着病态的潮红,嘴唇却干裂脱皮,像久旱的土地。
     十八岁那年,咳疾加重,咳出的痰中带血,名医都断言她活不过秋收,其父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套上家里唯一的毛驴车,带着她寻访到隐居在终南山的云游道长。
     道长的茅庐建在瀑布旁,水汽氤氲,屋檐下挂着晒干的艾草与菖蒲。
     他并未开方,只是让她每日清晨对着朝露调呼吸,午时对着日影练站姿,夜晚望着星辰静卧。
     三个月后,她领悟了八字算法中关于“眼眼”的奥秘——清晨卯时,在荷叶上的露珠前站定,让膻中穴与露珠的光晕相呼应,感受水汽顺着毛孔渗入体内,滋养干涸的肺叶;午时午时,在院子中央的日晷旁,使百会穴对准日影的中心点,吸纳阳气的力量,阳光透过指尖的缝隙在地面画出细碎的光斑,像撒了把金粉;夜晚亥时,躺在铺着松针的木板上,让涌泉穴贴合地面的纹路,承接大地的沉稳,泥土的微凉顺着脚心往上窜,压下喉咙的燥痒。
     半年后,她竟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脸颊泛起自然的红晕,像熟透的苹果,走路时脚步稳健如磐石,爬终南山的石阶也不喘粗气,连道长都惊叹这是“天地人三才合一的奇效”。
     更神奇的是,她获得了能感知他人病痛的能力。
     指尖触到病人的脉搏,便能说出病灶所在——摸到孩童的腕脉,若脉象浮而无力,必是脾胃积滞,需用山楂煮水;按到老人的虎口,若肌肉僵硬如石,定是关节淤塞,得用艾草热敷;甚至能从孕妇的眉心气色中,预判胎儿的健康状况,眉心若泛着淡淡的青黑,需警惕风寒入侵。
     从此,她背着药篓行走于乡野,竹篓里装着自制的药丸与晒干的草药,药香一路飘散。
     用草药与八字算法结合的法子治病救人,在龙王镇开设的“陈氏药铺”前,常年有人排队等候,队伍从门口蜿蜒到街角的杂货铺,门槛都被踩得发亮,木缝里塞满了各地病人留下的感谢信,有写在糙纸上的,有刻在竹片上的,还有用丝线绣在帕子上的,字字句句都是感激。
     这些传说,在忧乐沟代代相传,老人们讲起时总爱捻着胡须,烟袋锅里的火星明灭不定,眼神里满是敬畏,为八字算法增添了更多神秘的色彩,也让人们对邱癫子口中的神秘力量,既敬畏又充满期待,仿佛那力量就藏在山间的风里、田里的土里、屋角的石里,等待着被有心人唤醒。
     邱癫子的几根手指,如同训练有素的工匠在雕琢玉器,动作精准而沉稳。
     他食指第二关节轻轻点在

第259章 石勇迷魂谷悟道[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