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32章 中南半岛(1)[2/2页]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其二,大明的藩属国澜沧王国,也就是后世所称的老挝,遭到了缅甸东吁王朝的攻击。这一事件同样令人担忧,因为它可能导致地区力量平衡的打破,进而影响到大明在该地区的利益和影响力。
     俗话说:“老而不死是为贼”,孙承宗虽已年届七十五高龄,但他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一个对于大明来说至关重要的契机——正式介入湄公河流域。
     众看官可别小瞧了湄公河流域的水稻产量,光靠近那条水脉的越南水稻一年都能有两熟,甚至在小部分地区还出现了罕见的三熟现象。然而,真正堪称“天选之国”的地方,其实是湄公河流域。在那里,肥沃的土地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使得水稻田能够真正实现一年三熟,产量极为可观。
     让孙承宗咬牙切齿的是,那里的土着根本不懂得如何利用如此天然的资源,暴殄天物的行径令人发指,白白浪费了那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说实话,如果不是南掌早早臣服于大明,柬埔寨于大明若影若离。他早就挥师数十万正式进入中南半岛了,怎么可能会眼睁睁看着他们被小小的东吁王朝和暹罗欺负至今。
     此时,孙承宗的办公桌上便躺着两封来自柬埔寨和澜沧两国国王发来的求援急件。
     大明正式介入湄公河的契机找到了。
     此时的越南省驻军达到了惊人的三十多万。其中有十万是这些年为了剿匪,而招募的越族士兵,这些越族人骁勇善战,特别适应中南半岛气候,极其善于丛林战,甚好的弥补了明军这方面的不足。
     因此,孙承宗为他们从明廷讨来了126135这十个番号,让他们彻底成为了明朝正规军。
     进入湄公河的契机已到,孙承宗自然不会客气。
     虽然这几年来明军三十多万大军寸步未离开越南省境内,可军情局越南司谍探却早已经用他们的双脚测量了中南半岛每一寸土地。
     孙承宗领着众将领来到地图前,他指着上寮地区对着秦翼明说道:“秦中将,你与阮有镒少将领近卫第5师,越126、127、128、129师等六个师自莱州出发,进入上寮地区,你们的目标是进驻琅勃拉邦城。”
     随后,他又将尤世威中将叫到身边,对其说道:“尤中将,你与阮有进少将,领近卫第7师,越130、131、132、133等五个师自荣城出发,越过川扩高原,进入中寮,你们的目标是金边城。”
     随后,他又点了提督祁秉忠的将,令其率近卫第3、近卫第4,89、90、91、92师,越134、135师,共计八个师出自贡,进入湄公河下流的金瓯半岛。在半岛站稳脚跟之后,再沿湄公河流域一路向北进入金边。
     而他自己决定带领107、108、109、110四个师自东向西,朝着湄公河东岸的南掌平推而去。
     而巡抚朱统锽,继续坐镇河内,在范公着、杨致泽的配合下,保障好多路大军的后勤。
    喜欢。
  

第432章 中南半岛(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