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31章 西域自治领[1/2页]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满桂所部攻灭叶尔羌汗国,捷报于天启十九年(1639年)年中传入京城,随之而来的是一份多尔衮三兄弟的联名上书,以及满桂上表的请罪奏章。
     捷报就不多做赘述了,而三兄弟的联名上书就有意思了。
     奏章的内容很简单,作为后金皇族余孽,三兄弟在军中愈发位高权重,这代表着什么,作为熟读史书的三兄弟非常清楚。于是兄弟三人请求以本次灭叶尔羌汗国的所有功绩,换皇帝朱由校为三人赐名。
     做戏也好,真心也罢。总之,三兄弟诚意满满。
     满桂的自请弹劾奏章,主要内容便是作为本次灭之战的最高指挥官。在征战过程中,明军犯下了烧杀辱掠,甚至还有杀俘的罪状,严重影响了大明的光辉形象以及造成的恶劣影响。因此,他不光如实汇报了此事,还将责任全部揽入了自己身上。
     满桂的奏章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些道德派纷纷上书请求皇帝将多铎以谋反罪诛杀,而更多的人选择了沉默。
     因为,多铎的身份太过于特殊了。
     朱由校同样陷入了沉思,换个角度,多铎绝对算得上满清第一功臣,其创下的功绩绝对是远超其兄多尔衮的。但其生性残暴,谁也不服,这也是他身上最大的毛病。
     如今,其残暴的一面终究还是暴露出来,不管终究不算是个事。如何管便成了一个非常讲究的事情了。
     最终苦思冥想之后,朱由校下旨封赏了此战中获得战功的将领们。
     首先满桂作为主帅,底下将领犯下大罪。所以,朝廷没有给予任何奖励,属于功过相抵。
     作为此次攻灭叶尔羌汗国的大功臣,济尔哈朗被册封为长春伯,军衔也由少将师长升为中将,同时还兼任南疆留守大臣。
     而对另一位大功臣多铎的奖罚就有些让人捉摸不透了。仿佛被当做了小透明,整个圣旨中仅在最后留下一段话。大意是将多铎召回京师,113师师长职位暂由底下副师长统领,入军官学校就任副院长,骑战讲师。
     上校军衔被保留,但是却被调离了第一线,就任军官学校副院长,没有其他任何的处罚。
     二十六岁的院长,也算是一种莫大的殊荣了。
     ......
     在成功占据南疆之后,吐鲁番自治领的实际情况已经与它的名称不太相符了。于是,经过深思熟虑和广泛讨论,吐鲁番自治领正式更名为西域自治领。这个决定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多方面的考虑。
     首先,自治领的控制面积得到了极大的扩张。原本只有十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如今已经扩大到了百万平方公里,整整增加了十倍!这意味着更多的资源和发展空间,为自治领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人口数量也有了显着的增长。从原有的四十余万增加到九十万多万将近百万,这不仅代表着劳动力的增加,更意味着市场的扩大和经济的繁荣。大量的人口为自治领带来了更多的活力和创造力,也为各种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
     除了人口和土地的变化,自治领的经济结构也发生了重要的转变。在统治区域内,牛羊的数量多得难以计数,这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

第431章 西域自治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