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刺客闯宫的事,虽说羽林军就给解决了,但闹出的动静并不小。
突然封锁皇宫,首先就是三公府那边看的一清二楚,正盯着宫内。
其次有羽林郎跑到九卿府宣口谕,还到北宫宣旨。
大家都很奇怪,琢磨宫里怎么突然间这么大动静。
如果这时候传出风声,说有些变法者不满,昨夜教唆刺客闯宫刺杀天子。
必定举国哗然。
估计连原本心存不满的士族都会心惊胆战。
现在谁不明白一个道理?
你说你反对变法,可以。
你说此举违背祖宗,臣拒绝执行,没问题。
可千不该万不该的是想谋害天子。
刘辩的声望已经达到,哪怕他提着刀出宫,搞一个震惊天下的冤案,杀了数万人。
或者杀兄、弑父、霸嫂、囚弟等等,一条龙全干了。
大臣们也不能反他,否则性质完全不同。
以如今的声望,刘辩突然做件昏庸的事,最多在史书上留下污点,使其声望受损。
再说了,变法若真是祸国殃民,刘辩驾崩后,大臣们大可以劝诫继任之君恢复祖宗之法。
诸葛亮越想越觉得可行,他在思考让什么人去唱红脸呢。
性格需要不咋地。
火爆、固执、阴狠,得沾一点。
都不沾的,最好名声臭一些。
还得需要足够的威望,能镇得住场子,让天下人胆寒。
诸葛亮内心的第一选项是朱儁,只可惜朱老将军已经过世,只能换人。
他又想到一个人,程昱。
不过此人需要向天子借。
这时候,他脑中灵光一闪。
还有一人特别合适,而且能镇住场子。
有主意了!
刘辩正无奈烦躁着呢,瞥见诸葛亮呼吸急促的高兴样子,奇怪的问道:
“孔明在笑什么呢?”
诸葛亮回神,收敛起笑容,起身拱手问:“臣有两事想问陛下。”
“何事?”
“陛下还在生征西将军的气吗?变法于陛下来说,重要程度如何?”
刘辩烦躁的摆手,“朕找个时间就放他出去,至于变法,那是头等大事,倾尽所有,朕也要完成。”
这个回答让诸葛亮心中大定,轻咳一声后,转移话题,“臣听闻昨夜宫中有刺客出没……”
“纯属子虚乌有。”
“陛下,臣认为这件事,影响极其恶劣。”
“嗯?”刘辩皱眉,诸葛亮应该已经猜到了,曹操因为闯宫而被缉押。
现在说这种话,是打算落井下石?
绝不可能。
武侯的人品没得质疑。
刘辩打算先听听对方想说什么,“坐下继续说。”
诸葛亮没坐,而是凑上前,压低声音,暗戳戳的说道:“臣观陛下面色不好,陛下跟臣说句实话,是不是极为恼怒刺客之事?有人反抗变法,教唆刺客进宫行凶,陛下不必压抑怒火……”
刘辩惊愕的扭过头,诸葛亮眨眨眼睛。
反抗变法?教唆刺客?
“等等,”刘辩抬手制止,缓了一阵,盯着诸葛亮,“你是让朕拿这件事大做文章,栽赃嫁祸出去,好让满朝无人反对?”
诸葛亮好像听到了什么震惊的事,错愕道:
“难道这不是事实吗?陛下不
第499章 正主来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