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53章 技术争论是好事[1/2页]

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 狮城布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赵工程师决定要查个水落石出,绝不能让这种投机取巧的行为得逞。
     另一边,沈良回到自己的宿舍,开始整理接下来的工作计划。
     省冶金设计院专家的到来,确实给他带来了意外的惊喜,但也让他意识到,必须要更加小心谨慎。
     毕竟,他的技术水平确实超出了这个时代太多。
     如果表现得太过突出,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怀疑。
     正想着,门外传来了敲门声。
     “请进。”沈良应道。
     推门进来的是小王,厂里的一个年轻工人,平时和沈良关系不错。
     “沈工,听说省里的专家都被你的方案震惊了?”小王兴奋地问道。
     “哪有那么夸张,”沈良笑着摆手,“就是做了点自己该做的事。”
     “别谦虚了,现在全厂的人都在传这事呢。”小王压低声音说,“不过我听说赵工程师好像对你有意见,你得小心点。”
     沈良心中一动:“什么意思?”
     “我也不太清楚具体情况,就是听人说他对你的技术方案有质疑。”
     小王左右看了看,确认没人后才继续说,“你知道的,赵工程师在厂里资历老,人脉也广,要是他真想找你麻烦…”
     “我明白了,谢谢提醒。”沈良点点头。
     小王走后,沈良陷入了沉思。
     赵工程师的态度确实值得警惕,但他并不担心。
     毕竟技术就是技术,容不得半点虚假。
     第二天一早,沈良刚到办公室,就发现赵工程师已经在那里等着了,桌子上摆着厚厚一摞技术资料。
     “沈良,我们需要谈谈。”赵工程师的语气很严肃。
     “赵工程师,有什么事吗?”沈良平静地问。
     “你的这个连铸方案,我仔细研究了一夜,”赵工程师指着桌上的资料说,“有些地方我觉得需要重新讨论。”
     沈良走过去看了看,发现这些都是一些国外的技术资料,有些甚至是他前世见过的早期连铸技术文献。
     “比如这个连铸坯的冷却系统设计,”赵工程师拿出一张图纸,“你的方案和这份德国的技术资料几乎一模一样。”
     沈良看了一眼,心中暗笑。这确实是德国克虏伯公司早期的连铸技术,但那是八十年代中期的产品,现在1980年,这个技术还在实验室阶段。
     “赵工程师,您觉得有什么问题吗?”沈良反问道。
     “问题?”赵工程师冷笑一声,“问题大了!你一个年轻技术员,怎么可能设计出和国外先进技术一模一样的方案?”
     “我不太明白您的意思。”沈良装作茫然。
     “别装了!”赵工程师猛地拍桌子,“你肯定是从什么地方看到了这些资料,然后照抄过来的!”
     沈良看着激动的赵工程师,心中反而冷静下来。他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赵工程师,您说我抄袭,有证据吗?”沈良淡淡地说。
     “证据?这些资料就是证据!”赵工程师指着桌上的文件,“你的方案和这些国外技术如此相似,不是抄袭是什么?”
     “相似不等于抄袭,”沈良慢慢说道,“技术发展有其内在规律,不同的人在解决同样的问题时,很可能得出相似的解决方案。这在工程领域很常见。”
     “你狡辩!”赵工程师怒道,“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怎么可能有这种技术水平?”
     “那您觉得我应该有什么样的技术水平?”沈良反问,“难道年轻人就不能有技术创新吗?”
     赵工程师被问得一愣,但还是坚持:“反正我不相信你能独立设计出这种方案!”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张厂长和省冶金设计院的两位专家走了进来。
     “怎么了?老远就听到你们在争论什么。”张厂长问道。
     赵工程师看到这个机会,立即向张厂长告状:“张厂长,我怀疑沈良

第353章 技术争论是好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