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良心中冷笑,看来赵工程师这招还真是毒辣。
请来省里的专家,名义上是指导,实际上就是来踩他的。
“两位专家远道而来,辛苦了。”沈良表面上客客气气,心里却在盘算着如何应对,“不知道两位对我的设计有什么指教?”
马建军推了推眼镜,拿起桌上的一张图纸:“这个冷却水循环系统的设计就有问题。你看这个流量计算,完全没有考虑到热交换效率,这样的设计根本不可能实现预期的冷却效果。”
陈志强也凑过来:“还有这个结晶器的尺寸设计,明显偏小了。我们院里做过实验,这个规格根本承受不住高温钢水的冲击。”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把沈良的设计批得一文不值。赵工程师站在一旁,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得意。
“你们说得对。”沈良出人意料地点了点头。
赵工程师一愣,没想到沈良这么快就认输了。马建军和陈志强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轻蔑。
“知错能改就好,年轻人嘛,有想法是对的,但是技术这东西不是靠想象就能搞出来的。”马建军语重心长地说。
“是啊,”沈良慢悠悠地说,“所以我准备了好几套方案。刚才你们看的只是其中最保守的一套。”
说着,沈良从抽屉里拿出另一叠图纸:“这是我的主力方案,采用了一些比较新颖的技术思路。”
马建军和陈志强接过图纸一看,脸色顿时变了。
这套设计图的精细程度远超他们的想象,每一个细节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连最细微的工艺参数都考虑在内。更让他们震惊的是,这套设计采用了一些他们闻所未闻的技术理念。
“这个…这个热传递计算公式是哪里来的?”马建军声音有些颤抖。
“这个结晶器的设计…我从来没见过这种结构。”陈志强也呆住了。
沈良淡淡一笑:“都是自己琢磨出来的。两位专家觉得怎么样?”
马建军拿着图纸的手在微微发抖。
作为省冶金设计院的副总工程师,他一眼就能看出这套设计的先进性。
这种技术水平,别说是一个钢铁厂的技术员,就连他们院里最顶尖的专家都未必能达到。
“这…这怎么可能?”陈志强结结巴巴地说,“这种设计理念至少领先现有技术十年!”
赵工程师凑过来看了一眼,虽然他看不懂那些复杂的公式,但从两个专家的表情就能看出问题的严重性。
“一定是抄袭的!”赵工程师急了,“沈良,你老实交代,这些图纸是从哪里弄来的?”
沈良冷眼看着他:“赵工程师,这话说得就没意思了。我在这里画了五天五夜,厂里多少人都看见了。再说,我要是能抄袭,我抄谁去?全世界有这种技术吗?”
马建军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沈同志,你能详细解释一下这个热平衡算法吗?我有些地方看不明白。”
沈良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开始推导。一个个公式在他手下飞快地出现,每一步都有理有据,逻辑严密。
“这里的关键是要理解钢水在结晶过程中的相变热释放规律,”沈良边写边解释,“传统的计算方法只考虑了显热,忽略了相变热的动态变化。我这个算法引入了时间因子,能够更精确地控制冷却速度。”
马建军听得目瞪口呆。这种理论深度已经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
“还有这个结晶器的设计,”沈良继续说,“采用分段冷却的思路,不同部位使用不同的冷却强度,这样既能保证钢水的凝固质量,又能降低设备的复杂程度。”
陈志强咽了口唾沫:“这种设计思路…简直是天才般的构想。”
赵工程师看着两个专家震惊的表情,心里五味杂陈。他原本以为请来省里的专家能够轻松打败沈良,没想到反而让沈良大放异彩。
“沈同志,”马建军放下图纸,神色变得严肃起来,“我必须向你道歉。刚才的态度是我们不对。这套设计的技术水平确实很高,我们院里确实没有人能达到这种程度。”
陈志强也点了点头:“如果这套方案能够成功,绝对是中国冶金行业的重大突破。”
沈良淡淡一笑:“两位专家过奖了。不过我确实遇到了一些具体的技术难题,希望能得到你们的指导。”
“你说,我们一定全力配合。”马建军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主要是设备制造方面,”沈良说,“有些关键部件需要特
第352章 一定是有什么猫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