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必须达到某个具体的“甲等”或“乙等”标准。
固体废弃物的分类、回收与填埋,也都有了一整套细致的操作流程。
并且,每一项指标,都明确了相应的“责任人”。
从工坊的坊主,到地方的工部官员,再到巡查的御史。
层层监督,环环相扣。
一旦发现有违规排放、偷工减料之行为,不仅要对工坊处以巨额罚款,甚至勒令停产。
相关的监管官员,亦将受到“失察”之罪的严厉问责。
其三,是“税赋调节,奖惩分明”。
为了鼓励各地推行环保新政的积极性。
张小山,还在父亲的授意下,设计了一套全新的、与环保绩效直接挂钩的“税赋调节”机制。
“凡,能严格遵守环保章程,甚至在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方面有突出创新之工坊。经‘质检司评定之后,可享受为期三年的‘环保税赋减免。”
“而那些,屡教不改,污染严重之企业。则将面临逐年递增的‘惩罚性排污重税!”
“如此,以税赋为杠杆。则守法者,利上加利;违法者,寸步难行。长此以往,则优胜劣汰,青山绿水,自然可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当这份厚达数十页,内容详尽、逻辑严密、几乎将所有可能出现的漏洞都考虑在内的《大宁帝国营造及百工环保章程(草案)》,最终呈递到皇帝宁宣宗的御案之上时。
即便是早已对张家父子之才华有所预料的皇帝,也不禁再次为之深深震撼。
这份章程,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法令的范畴。
它,简直就是一部,关于如何治理工业时代环境问题的……百科全书!
它里面,不仅有宏观的理念,更有微观的标准。
不仅有严厉的惩罚,更有巧妙的引导。
其远见,其周密,其可行性,都足以让任何一个有识之士,都为之叹服。
“好!好!好啊!”
皇帝宁宣宗龙颜大悦,连说三个“好”字,抚掌赞叹。
“有此章程在,朕,再无后顾之忧矣!”
他当即便召集内阁六部,对这份章程草案,进行了最后的审议。
虽然,依旧有那么几个代表着旧有利益集团的官员,试图在某些条款上讨价还价。
但在皇帝那不容置疑的意志,和安国公父子那无可辩驳的“清溪城”实证面前。
所有的反对,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
最终,这份章程,以极高的效率,被全票通过。
并由皇帝,亲自加盖传国玉玺,以“最高等级”的帝国法令形式,昭告天下!
从此,环境保护,不再仅仅是安国公张大山个人的“理想化”坚持。
它,被正式地,写入了帝国的法典。
成为了,每一个大宁子民,都必须一体遵行的……神圣国策!
这份“环保新政”的颁布,其意义,丝毫不亚于之前的“北伐大捷”和“铁路兴建”。
它或许在短期内,会适当减缓帝国工业化狂飙突进的速度。
但从长远来看,它却为这头刚刚苏醒的东方巨龙,套上了一个最重要、也最理性的“缰绳”。
让它在奔向富国强兵的道路上,能够走得更稳,更远,也……更健康。
安国公张大山的声望,也因为这份泽被子孙、功在千秋的“远见之明”,再次达到了一个新的、近乎于“圣人”的高度。
喜欢。
第604章 环保新政,定为国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