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了无限自豪感的学生们,都陷入了深深的震撼与沉默。他们第一次意识到,那曾经带给他们无上荣耀的钢铁洪流,在创造财富与力量的同时,似乎……也在以一种他们从未察觉的方式,无情地侵蚀着这片土地的生机。
视察结束,回到京城之后,张大山将自己关在书房,整整一日一夜,未曾出门。
第三日清晨,一封由安国公亲笔署名,由其长子、内阁首辅张小山亲自呈递的奏疏,便摆在了皇帝宁宣宗的御案之上。
这封奏疏,没有谈论任何关于铁路、海贸、军工的宏伟蓝图。通篇只论一事——《论百工之利弊与天地人和疏》。
在这封奏疏中,张大山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近乎危言耸听的笔触,向皇帝和整个朝堂,发出了一个振聋发聩的警告。
他以燕山钢厂为例,深刻地剖析了粗放式的百工发展,对土地、水源、空气所造成的毁灭性破坏。他预言,若是任由这种“先取利,后治理”甚至“只取利,不治理”的模式在全国蔓延,那么不出十年,帝国固然能获得惊人的财富和钢铁产量,但付出的代价将是——
江河变色,鱼虾绝迹;土地板结,五谷不生;空气污浊,怪病横行;最终金山银山,都将变成一片毫无生机的……穷山恶水!
“……此非危言耸听,乃格物致知,推演未来之必然!”
“百工之利,在取一时之财;天地之养,在存万世之基。二者,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不可偏废。若为一时之利,而毁万世之基,此乃杀鸡取卵,焚林而猎之愚行,其祸之烈,甚于蛮族铁蹄百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封奏疏,如同一道惊雷,在刚刚还沉浸在大建设狂热中的大宁朝堂之上,轰然炸响!
惊天之论!
一时间,朝野震动,物议沸腾!
以户部和工部一些急功近利的官员为首的“唯利派”,立刻站出来激烈反对。
“安国公此言,未免太过耸人听闻了!”
“我大宁如今百废待兴,正是大干快上,发展百工,富国强兵的关键时刻。若如国公所言,处处设限,事事小心,那铁路何时能通?钢厂何时能建?我朝又何谈经略四海?”
“些许烟尘,几条浊水,与帝国霸业相比,孰轻孰重,不言自明!”
而那些本就对“格物新学”心存芥蒂的守旧派大臣,更是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借机发难。
“此乃天谴之兆也!”一个老御史痛心疾首地奏道,“老臣早就说过,那些喷云吐雾的‘妖龙(火车头),那些昼夜不息的‘地火(高炉),皆是违背天道自然之物!如今,上天降下警示,河水变色,空气污浊,此乃‘天人感应!若再不悬崖勒马,恐有更大的灾祸降临啊!”
朝堂之上,激辩再起。支持者有之,反对者有之,观望者亦有之。所有人的目光都再次聚焦到了那个立于风暴中心的安国公张大山,以及龙椅之上那位深锁着眉头的帝国君主身上。
所有人都知道,这,将是继“北伐之争”、“铁路之辩”后,又一场决定帝国未来走向的……巅峰对决!
喜欢。
第589章 国公上疏,惊天之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