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3章 推广堆肥,改良土壤[1/2页]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洪崖洞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清河岸边那条新挖的水渠,像一条银色的带子,蜿蜒着伸向远方干渴的田地。
     渠里头,那哗啦啦流淌的河水,更是像一首动听的歌谣,唱出了青石村人心里头那份久违的喜悦和对好日子的盼头。
     水的问题,算是暂时解决了大半。
     可张大山心里头清楚,这光有水,还不成。
     他们青石村这地,大多是些个山脚下的薄地、坡地,土层子浅不说,里头还净是些个碎石头、烂沙子。
     这样的地,就算有水浇着,那肥力也跟不上,种出来的庄稼,怕是也打不了多少粮食。
     就好比那瘦弱的娃娃,光喝水不吃饭,身子骨能壮实到哪儿去?
     这地啊,也得给它“吃饭”,得给它“喂”上好料,它才能给你长出好庄稼来。
     这天,趁着大伙儿修完水渠,那股子兴奋劲儿还没完全下去。
     张大山又把张河、钱大爷,还有村里几个平日里干活比较实在、也肯动脑子的汉子,都叫到了自家院子里。
     他指着院子后头那个用改良土坯新砌的、半人多高的堆肥坑,里头正冒着丝丝热气,散发着一股子不算难闻的、带着点草木腐熟味的土腥气。
     “各位叔伯兄弟,你们瞅瞅这个。”张大山开口说道。
     众人围拢过去,伸长了脖子往里瞧,脸上都带着几分好奇。
     “大山哥,你这这是弄的啥?咋瞅着跟那烂草堆似的?”张河有些不解地问道。
     “河子兄弟,你可别小瞧这‘烂草堆。”张大山笑了笑,拿起旁边一把长柄粪叉,往那堆肥坑里头一插,再用力一翻。
     只见底下那些原本是枯枝败叶、烂菜根子、甚至还有些牲口粪便和灶膛灰的东西,如今都变成了一种颜色深黑、质地松软、还带着点湿乎乎暖意的好土?
     “这这是”众人看得是目瞪口呆。
     “这叫‘堆肥,也叫‘沤肥。”张大山解释道,“就是把咱们平日里那些瞧着没用的烂谷草、臭牛粪、扫地土、灶膛灰,还有河道里清出来的那些淤泥,都给它一层一层地堆起来,再浇上点水,让它自个儿在那儿慢慢地‘烂,慢慢地‘熟。”
     “等它烂透了,熟透了,就变成了这种黑黝黝、油汪汪的好东西。”
     他抓起一把翻出来的堆肥,凑到众人面前。
     “你们闻闻,还有臭味吗?”
     众人小心翼翼地凑近了闻了闻,果然,那股子牲口粪便的臭味早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类似于雨后森林里那种泥土的清香。
     “再看看这颜色,这松软劲儿。”张大山继续说道,“这样的肥土,要是掺到咱们那板结的沙土地里头,不仅能让土变得松快透气,还能保水保肥。庄稼种下去,那根扎得深,苗长得壮,收成自然也就上去了。”
     他这话,说得在场的这些老庄稼把式们,一个个都眼睛发亮。
     他们虽然不懂什么大道理,可这地里头的事儿,却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
     这张大山家那五亩劣田,为啥今年能长出那么好的庄稼来?
     除了那水车引来的水,怕是也少不了这“黑土疙瘩”的功劳吧?
     “大山哥,您这这法子可真是神了。”钱大爷忍不住赞叹道,“俺们以前也知道往地里送粪,可哪有您这弄出来的土这么......这么有劲儿啊。”
     “是啊......是啊,这要是真管用,那咱们村这地,可就有救了。”其他几个人也都纷纷附和,语气里充满了兴奋和期待。
     “管用,肯定管用。”张大山自信地说道。
     “这法子,也是俺从一本旧书上看来的,叫《乃粒》,上头专讲怎么种地养土的学问。”他又巧妙地把《天工开物》给“包装”了一下。
     “俺自家那几亩地,去年就偷偷试了试,效果确实不错。所以,俺才敢拿出来跟大家伙儿说。”
     “今天叫大家伙儿来,就是想跟你们商量商量。咱们这水渠是修好了,可地力跟不上,那也是白搭。”
     “所以,俺琢磨着,咱们也别等了。就从现在开始,全村人一起动手,也学着俺这个法子,大规模地积肥、沤肥,给咱们这青石村的土地,好好地‘补补身子。”
     “等到开春下种的时候,家家户户地里都能使上这好肥,那今年的收成,肯定比往年强上不止一星半点。”<

第213章 推广堆肥,改良土壤[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