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3章 推广堆肥,改良土壤[2/2页]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洪崖洞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r/>     他这个提议,立刻就得到了在场所有人的热烈响应。
     能让地里多打粮食的法子,谁不乐意学?谁不乐意干?
     “大山哥,您就说吧,咱们该咋弄?俺们都听您的。”张河第一个表态。
     “对,大山先生,您只管吩咐,俺们绝不含糊。”
     张大山见状,心里也是一阵高兴。
     他知道,这推广堆肥的事儿,算是开了个好头。
     “好。”他点点头,“这积肥啊,说难也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关键是得有耐心,还得不怕脏,不怕累。”
     “材料嘛,咱们村有的是。”他指了指远处那些因为无人打理而长满了半人高荒草的田埂和山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些枯草、落叶、还有咱们各家各户的灶膛灰、烂菜帮子、甚至人畜的粪尿,那都是顶好的肥源。”
     “尤其是,”他加重了语气,“咱们前阵子从清河里清出来那些淤泥,那可是宝贝啊。”
     “那淤泥里头,不知道积了多少年的鱼虾烂草,肥力足得很。咱们把它跟那些干草秸秆掺和在一块儿沤,效果指定差不了。”
     他开始详细地,向众人讲解堆肥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从选址挖坑,到各种材料的收集和分层堆放。
     从如何控制堆肥的湿度和通气,到如何判断堆肥是否腐熟。
     每一个环节,他都讲得仔仔细细,清清楚楚,生怕大伙儿听不明白。
     他还特意带着众人,参观了自家那个已经初具规模的堆肥坑。
     让他们亲眼看看,那些“烂草堆”是如何一点点变成“黑金土”的。
     村民们听得是连连点头,看得是啧啧称奇。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那些平日里被他们视为垃圾、甚至避之不及的脏东西,竟然还能有这么大的用处。
     “大伙儿都听明白了?”张大山问道。
     “明白了,大山哥。”众人齐声应道,一个个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那好。”张大山一挥手,“从明天起,咱们这修水利的队伍,就暂时改成‘积肥队。”
     “各家各户,都把家里能清出来的杂草、落叶、灶灰、厨余都给俺送到村口那片空地上去。”
     “男丁们呢,就负责去河边,把咱们之前清出来的那些淤泥,都给它一担子一担子地挑回来。”
     “咱们就在那里,也学着俺这个法子,挖几个大大的堆肥坑,把这些好东西都给它利用起来。”
     “记住喽,这活儿虽然脏点累点,可干的是给咱们自家土地‘添膘的大好事。谁要是敢偷懒耍滑,或者嫌脏怕臭不肯干,那将来地里没收成,可别怪俺张大山没提醒过你们。”
     他这话,说得虽然严厉,但也确实是这个理儿。
     村民们自然是无不应从。
     于是,继轰轰烈烈的“水利大会战”之后。
     一场同样是声势浩大、却又带着几分“特殊气味”的“积肥运动”,便在张大山的带领下,在青石村这片充满了希望的土地上,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男人们,挥舞着铁锹扁担,将河道边那些散发着腥气的黑色淤泥,一担担地挑往村口。
     妇人们,则带着孩子,挎着篮子,将田埂地头、房前屋后所有能找到的枯枝败叶、杂草秸秆,都仔仔细细地收集起来。
     就连各家各户的灶膛灰和茅厕里的“存货”,也都被当成了宝贝,小心翼翼地归拢到了一处。
     村口那片原本荒芜的空地上,很快就堆起了一座座小山般的“有机材料堆”。
     张大山则带着铁牛、石头他们,亲自指挥着众人,挖坑、分层、堆料、洒水、覆土
     每一个步骤,都严格按照《天工开物》里记载的法子,一丝不苟。
     虽然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气味。
     虽然每个人的身上都沾满了泥土和污渍。
     但看着那些“垃圾”在自己的手中,一点点地变成孕育丰收希望的“沃土”。
     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朴素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喜欢。
  

第213章 推广堆肥,改良土壤[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