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索菲亚的首相府办公室里,壁炉里的火焰舔着松木柴,噼啪声盖过了窗外的寒风。伊万·格奥尔基耶夫把俄国大使的照会揉成一团,扔进火里。纸团蜷成焦黑的蝴蝶,灰烬飘落在摊开的巴尔干地图上,正好盖住塞尔维亚的位置。
     “沙皇还想要我们的铜矿?”格奥尔基耶夫对着外交大臣迪米特尔·斯塔姆博洛夫冷笑,“他忘了我们求和时,萨宗诺夫是怎么拒绝出兵的?现在倒好,刚停火就来催债,还说要用勒拿河的木材抵账——联合帝国东西伯利亚总督辖区的木材比他们的好,价格还便宜三成。”
     斯塔姆博洛夫把一份电报推过来,纸角印着德国外交部的鹰徽:“冯·基德伦韦希特尔大臣说,德皇愿意提供五百万马克的贷款,不用抵押,只要我们允许德国军官来训练军队。”他压低声音,“奥匈的贝希托尔德大臣也发来了函,说可以帮我们重建普罗夫迪夫的兵工厂,用波黑的铁矿换我们的农产品。”
     “他们倒是比俄国人实在。”格奥尔基耶夫拿起德国的贷款协议,钢笔在“军事合作”条款下画了道线,“让德国军官来可以,但不能干涉我们的指挥。上次从俄国请来的顾问,连我们的机枪型号都认不全,还整天指手画脚要按他们的操典训练。”
     这时,门被推开,陆军大臣尼古拉·伊万诺夫抱着一堆步枪走进来。枪身上的烤蓝还泛着光,枪托刻着德国克虏伯公司的标记。“这是德国送来的样品,”他把枪放在桌上,“比南方党给塞尔维亚的那批强,枪管能连续打三百发。他们说只要签了协议,先给我们五千支,剩下的分三年付清。”
     格奥尔基耶夫拿起步枪,突然发现枪栓上有细微的划痕:“是旧货翻新的?”
     “但比我们手里的强多了。”伊万诺夫拉开枪栓,里面的零件锃亮,“总比用那些连子弹都配不齐的俄国货强。昨天仓库盘点,还有三千支步枪是1890年的英国造,枪膛都快锈穿了。”
     斯塔姆博洛夫突然想起什么:“俄国大使说,如果我们跟德国走近,他们就收回之前提供的所有援助,包括去年运到瓦尔纳港的那批炮弹。”
     “让他收!”格奥尔基耶夫把步枪往桌上一拍,“那些炮弹有一半是哑弹,上个月试射,十发里只有三发能炸。韩建国大使说了,东西伯利亚总督辖区的兵工厂能造兼容俄国火炮的炮弹,用我们的铜矿抵账,价格比俄国本土的还便宜。”
     当天下午,德国驻保加利亚公使汉斯·冯·塞克特就来了。他穿着笔挺的普鲁士军服,皮靴擦得能照见人影,身后跟着两个拎着皮箱的军官。“首相阁下,”冯·塞克特打开皮箱,里面是一叠图纸,“这是克虏伯公司最新的机枪设计图,只要你们同意德国商会在索菲亚设办事处,这些图纸就是你们的了。”
     格奥尔基耶夫看着图纸上密密麻麻的德文标注,眉头皱了起来:“我们没人看得懂德文。”
     “我们可以派教官来教。”冯·塞克特笑得意味深长,“还可以帮你们建翻译学校,专门培养军械人才——当然,教材要用德文的。”
     伊万诺夫突然插话:“我们需要的是能立刻用的武器,不是图纸。塞尔维亚人现在用的是南方党提供的连发步枪,我们的士兵还在用单发枪,这仗怎么打?”
     “武器下个月就能运到。”冯·塞克特从皮箱里掏出另一份清单,“五千支步枪,两百挺机枪,还有五十门迫击炮。德皇说了,保加利亚是巴尔干的屏障,不能让‘联合帝国的势力扩张得太快。”他特意加重了“联合帝国”四个字。
     格奥尔基耶夫知道他指的是南洋党在萨洛尼卡的仓库和南方党在贝尔格莱德的纺织厂。“我们可以签协议,”他突然盯着冯·塞克特的眼睛,“但不能针对任何第三国,我们跟联合帝国还有棉花贸易——南洋党每年从我们这儿买的棉花,够换二十万发子弹。”
     冯·塞克特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又恢复如常:“当然,纯粹的军事合作。”
     晚上的宫廷宴会上,斐迪南一世看着德国送来的银质餐具,突然放下刀叉。“格奥尔基

第256章 世界大战(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