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8年春,由于江夏之战,蜀军水军主力几乎覆灭,蜀汉昭烈帝刘备不得不派遣丞相诸葛亮出使东吴,意欲与吴联合,企图借助东吴水军的优势,收复被魏国所占的江夏、南阳二郡。
诸葛亮在五虎上将陈到的保护下,历时月余到达吴国首都建业城。
建业城的春天来得比蜀地要早许多,长江两岸的柳枝已抽出嫩绿的新芽,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然而这春意盎然的景象却掩盖不住城内紧张肃杀的气氛。自江夏之战后,东吴上下都绷紧了神经,等待着北方魏国的下一步动作。
这一日清晨,建业城的东门刚刚开启,一队风尘仆仆的人马便缓缓入城。为首的是一位身着青色长袍的中年文士,面如冠玉,目若朗星,手持一柄白羽扇,正是蜀汉丞相诸葛亮。他身旁的魁梧将领身披重甲,腰佩双剑,正是五虎上将之一的陈到。两人身后跟着二十余名精壮护卫,虽个个面带倦色,却仍保持着严整的军容。
34;丞相,我们终于到了。34;陈到压低声音道,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作为护卫,他深知此行责任重大,蜀汉的命运或许就系于此次出使。
诸葛亮微微颔首,羽扇轻摇:34;建业城果然名不虚传,比之成都另有一番气象。34;他的声音平静如水,仿佛只是寻常出游,而非肩负着挽救蜀汉危局的重任。
城中的百姓对这队异乡来客投来好奇的目光,窃窃私语声此起彼伏。东吴的官员早已得到消息,派了一名低级官吏前来迎接,态度不冷不热。
34;诸葛丞相远道而来,辛苦了。陛下命下官先安排诸位在驿馆歇息,待明日再行召见。34;那官吏拱手行礼,眼中却带着几分审视。
陈到眉头一皱,正欲开口,诸葛亮已先一步答道:34;有劳大人引路。蜀吴本为盟友,不必如此客气。34;他的笑容温润如玉,却让那官吏不自觉地挺直了腰背。
驿馆位于城西,虽不算豪华,却也整洁雅致。安顿下来后,陈到忍不住道:34;丞相,孙权如此怠慢,分明是有意为之。我们...34;
34;叔至勿急。34;诸葛亮轻摇羽扇,目光投向窗外吴宫的方向,34;吴主自有考量。此番联盟,关乎两国存亡,他需要时间与群臣商议。34;
与此同时,吴宫的正殿内气氛凝重。孙权高坐于龙椅之上,一袭绛紫色龙袍衬得他威仪不凡。他面容刚毅,双目如炬,下颌蓄着短须,虽年仅三十岁,却已有雄主之风。此刻,他正注视着阶下争论不休的群臣。
34;陛下!34;国相张昭上前一步,声音洪亮,34;老臣以为,蜀国如今水军尽丧,仅余残兵败将,与我东吴结盟,无非是想借我水军之力收复失地。此等亏本买卖,做不得啊!34;
张昭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言辞犀利如刀。作为东吴老臣,他一向主张保守自保,反对轻易开战。
34;张相国此言差矣!34;大都督周瑜出列反驳。他身着银甲,外披白袍,面容俊朗,眉宇间透着英气,虽年仅三十三岁,却已是东吴军中的灵魂人物。34;魏国虎视眈眈,若蜀国灭亡,下一个就是我东吴。唇亡齿寒之理,相国难道不懂吗?34;
孙权目光微动,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示意周瑜继续。
周瑜拱手道:34;陛下,曹操占据中原,兵多将广,早有吞并江南之心。如今蜀国虽弱,却可为我屏障。若我军与蜀军合力,不仅可收复江夏、南阳,更可趁机要求刘备割让夏口、樊口。如此,我东吴水军便可独霸长江,进可攻,退可守,江山永固!34;
34;荒谬!34;孙权的叔父、建城侯孙静厉声打断,34;魏国地大物博,兵精粮足,与其联弱抗强,不如联强伐弱!若与魏国结盟共击蜀国,瓜分其地,岂不更为稳妥?34;
殿内顿时哗然。老将程普、黄盖等纷纷出言反对,认为此举无异于与虎谋皮
第472章 出使东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