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三年四月的巨鹿平原,战云密布。
吴权勒马高岗,俯瞰远处连绵不绝的军营。汉军五万精锐与黄巾十五万大军在此对峙,方圆数十里旌旗蔽日,鼓角相闻。这是自黄巾之乱爆发以来,最大规模的决战。
34;校尉,董将军召见。34;亲兵的声音打断了吴权的思绪。
董卓大帐内,诸将齐聚。除了李傕、郭汜、牛辅等西凉旧部外,还有一位面容清癯、目光如炬的中年文士——新任左车骑将军卢植。这位海内大儒身着戎装,儒雅中透着威严,正与董卓研究沙盘。
34;吴校尉来了。34;董卓招手,34;卢将军正部署明日之战,你也来听听。34;
卢植抬头,打量了吴权一眼:34;这位就是连破谷远、屯留的吴校尉?果然年轻有为。34;
吴权抱拳行礼:34;末将参见卢将军。34;
34;不必多礼。34;卢植指向沙盘,34;贼酋张角据广宗,张梁守曲阳,张宝屯下曲阳,成掎角之势。我意以董将军部为先锋,直取广宗;曹操、袁绍协助侧翼;孙坚率水军截断漕运。吴校尉以为如何?34;
这突然的询问让帐内众人一愣。卢植竟向一个校尉征求意见?
吴权不卑不亢:34;卢将军部署周密。只是广宗城墙高厚,黄巾必拼死抵抗。末将建议多备云梯、冲车,并分波次进攻,以疲敌军。34;
卢植眼前一亮:34;善!正合我意。34;他转向董卓,34;董将军麾下果有人才!34;
董卓得意大笑,却没注意到周慎阴沉的脸色——这位靠贿赂上位的荡寇将军,最恨别人抢他风头。
会议结束后,吴权正欲离开,却被卢植单独叫住。
34;吴校尉留步。34;卢植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34;老夫观你用兵,暗合《六韬》之妙。此为你先祖吴起的兵法心得,今日赠与你了。34;
吴权受宠若惊,双手接过:34;多谢将军厚赐!末将必悉心研读。34;
卢植意味深长地说:34;乱世将至,望你善用此术,保境安民。34;
离开大帐,贾诩悄然而至:34;贤弟得卢公青睐,福祸难料啊。34;
吴权会意。卢植清流领袖,与宦官势不两立,得其赏识,必招十常侍嫉恨。
34;文和兄,我欲改良云梯,以利攻城,你觉如何?34;
贾诩捻须微笑:34;贤弟又有奇思?34;
吴权点头,取出炭笔在简上勾画。他设计的云梯底部加装轮轴,可快速推进;梯身分段铰接,能适应不同城墙高度;顶部设有挡板,可防滚木礌石。
34;妙哉!34;贾诩击节赞叹,34;此物若成,攻城拔寨如虎添翼!34;
当夜,吴权营中铁匠炉火通明。按照他的图纸,十架改良云梯连夜赶制。与此同时,他派快马前往石云谷,密令吴明加速扩建基地,储备粮草兵器。
黎明时分,战鼓震天。
广宗城外,汉军列阵如林。董卓率西凉铁骑居前,吴权领本部万人为先锋中的先锋。城墙上,头裹黄巾的守军严阵以待,张角的34;天公将军34;大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
34;攻城!34;董卓一声令下,万军齐发。
吴权令旗一挥,十架改良云梯在盾牌手掩护下快速推进。黄巾军箭如雨下,但云梯顶部的挡板有效防护,伤亡大减。
34;放箭!压制城头!34;吴权下令。
管亥率领的山地营弓箭手精准射击,为云梯部队开辟道路。转眼间,云梯靠上城墙,西凉兵如潮水般涌上。
34;第
第13章 巨鹿烽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