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队准备!34;吴权没有一次性投入全部兵力,而是将部队分为三波,轮番进攻。
这种现代战术在东汉战场上堪称革命性。当第一波士兵疲惫时,第二波立即接替,保持持续压力。黄巾军不谙此道,渐渐力不从心。
正午时分,广宗南门告急。吴权亲率精锐突击,乌骓马如闪电般掠过战场,长枪所向,势如破竹,敌军在吴权率领的西凉军猛攻之下,纷纷向后溃败。突然,城头一阵骚动——34;天公将军34;大旗倒了!原来是管亥率领的山地营爬上了城头……
34;张角跑了!34;黄巾军中有人大喊。
军心一乱,兵败如山倒。吴权在管亥山地营的协助下攻破南门,汉军蜂拥而入。广宗,这座黄巾军的34;圣城34;,终于陷落。
然而,张角却不见踪影。原来这妖道见势不妙,早已从密道逃往曲阳。
战后清点,汉军伤亡八千,歼敌五万,可谓惨胜。卢植一面表奏朝廷请功,一面准备乘胜追击,直捣曲阳。
34;吴校尉此战首功!34;董卓拍着吴权肩膀大笑,34;老夫必为你请封讨逆将军!34;
正当全军庆功之际,一匹快马疾驰入营,带来惊天消息:灵帝下诏,以34;怠慢军心34;罪对卢植申斥,并将军权暂交董卓接管。
34;这...这从何说起?34;连董卓都吃了一惊。
吴权心知肚明——必是周慎勾结张让,陷害忠良。
34;岳父大人,这是天赐良机啊!34;牛辅兴奋地说,34;如今军权尽归我手,何愁大业不成?34;
董卓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却故作矜持:34;慎言!老夫乃朝廷忠臣,自当尽心平叛。34;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吴权冷眼旁观,心知董卓已起不臣之心。他悄悄嘱咐吴芝:34;传信石云谷,按第三预案准备。34;
所谓第三预案,是吴权秘密制定的应急计划——一旦董卓有不臣之举,立即将部分亲族和精锐转移至石云谷,以保全实力。
三日后,新任统帅董卓召集诸将议事。与卢植不同,董卓的部署简单粗暴:全军强攻曲阳,不惜代价。
34;将军,34;吴权忍不住劝谏,34;曲阳城坚,张角必拼死抵抗。不如围而不攻,断其粮道...34;
34;住口!34;董卓怒斥,34;老夫用兵,岂容你指手画脚?34;
帐内一片死寂。这是董卓第一次对吴权发怒,标志着两人关系的微妙变化。
曹操出列缓和:34;董将军息怒。吴校尉也是为大局着想。34;
董卓冷哼一声,不再追究,但坚持原计划。散会后,曹操悄悄拉住吴权:34;董卓骄横日盛,非国家之福。吴校尉当早作打算。34;
吴权苦笑:34;曹公明鉴。然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眼下当以平叛为先。34;
曹操深深看了吴权一眼,不再多言。
当夜,吴权密召心腹。
34;董卓已非昔日董卓。34;他沉声道,34;我等须做两手准备。管亥,你秘密联络旧部,但不要轻举妄动;吴芝,你负责与石云谷保持联络。34;
贾诩若有所思:34;贤弟是要...34;
34;未雨绸缪罢了。34;吴权望向帐外如血的残阳,34;乱世将至,我等既不能随波逐流,亦不可螳臂当车。34;
远处,曲阳城头燃起的烽火,将半个天空染成血色。在这血与火的背景下,东汉王朝的丧钟,正一声声敲响。而吴权知道,真正的乱世,才刚刚开始。
喜欢。
第13章 巨鹿烽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