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1章 一场来自民间的“狂欢”[1/2页]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崔山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世民的圣旨,如同一阵强劲的东风,在一夜之间,吹遍了整个长安城,并以燎原之势,向着整个河北、河南两道的灾区,席卷而去!
     蝗虫,能吃!
     而且,很好吃!
     最重要的是,一斤蝗虫,还能去官府,换一升救命的粟米!
     这个消息,对于那些,正守着被啃食殆尽的庄稼,在田埂上,抱头痛哭,绝望等死的灾民们来说。
     不亚于,一道从天而降的……福音!
     他们,一开始将信将疑。
     但,当第一批由朝廷派出的“捕蝗指导队”(由格物院的学生,和东宫的卫率组成),抵达灾区。
     并当着所有人的面,架起大锅,将那些原本让他们,恐惧无比的“神虫”,炸得金黄酥脆,香气四溢时。
     所有残存的疑虑,都烟消云散了!
     一场史无前例的,由皇帝,亲自号召,由太子,提供“技术指导”的全民“灭蝗”运动,在整个大唐的北方,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无数的百姓,放下了手中那无用的农具。
     拿起了布袋,拿起了渔网,甚至脱下了自己的外衣!
     他们,男女老少齐上阵!
     冲向了那些,曾经让他们,避之不及的田野!
     他们的眼中,没有了恐惧。
     只有一种看到了漫山遍野的,“会飞的铜钱”和“会跑的肉串”时,那最原始的……兴奋与贪婪!
     “快!那边多!别让它们跑了!”
     “二狗子!你带人,去那边用烟熏!把它们都给我熏下来!”
     “他娘的!这哪里是蝗灾?这分明是,老天爷,看咱们可怜,给咱们开了一场不要钱的流水席啊!”
     曾经,那遮天蔽日的,象征着“死亡”与“毁灭”的乌云。
     如今在大唐百姓那,空前高涨的“食欲”面前,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移动的蛋白质仓库!
     蝗灾,那足以动摇一个王朝根基的,恐怖的繁殖力。
     在这一刻,反而成了它最致命的弱点!
     短短半个月。
     那本该持续数月,甚至一两年的,滔天蝗灾。
     竟然,就这么被硬生生地,给……吃没了!
     甚至,在某些地方,还出现了,因为“捕蝗”太过踊跃,而导致“蝗虫资源”,暂时性短缺的奇景。
     而长安城,则更是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食蝗”风潮。
     从,皇宫的御膳房,到街边的小酒馆。
     “油炸飞虾”、“酱烤振翅”、“太子黄金串”……
     各种,以蝗虫为原料的“新菜品”,层出不穷。
     甚至成为了,长安城内,最时髦也最供不应求的一道风景。
     ……
     东宫,别业。
     李承乾,看着手中,那由户部尚书戴胄,亲自呈送上来的,关于“蝗灾”的最终报告,脸上露出了一个,发自内心的笑容。
     报告上写着:
     ——河北、河南两道,蝗灾,已基本平息。
     ——各地官仓,不仅没有因为赈灾而空虚,反而因为百姓们用“蝗虫干”兑换粮食,而额外增加了近百万石的……战略储备粮!
     ——更重要的是,百姓们,因为有了“捕蝗”这项“新的收入”,成功地度过了春耕被毁的危机,无一人沦为流民!整个北方的社会秩序,前所未有的稳定!
     一场足以在任何一个朝代,都引发“天下大乱”的,巨大天灾。
     就这么,被李承乾,用一种近乎“戏谑”的方式,轻而易举地给化解了。
     而且,还顺便为国家,赚了一大笔!
     “殿下……”戴胄,这位以铁面无私着称的户部尚书,看着李

第121章 一场来自民间的“狂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