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章 从今日起,本大爷就要改行种地了[1/2页]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爱吃葡萄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孙道远也在其中,凭借身高和力气,他顾不得谦让与礼仪,推开众人直奔过去。
     周围有人骂骂咧咧,他充耳不闻,眼中只有那张红纸。
     走近一看,从上往下数第六个名字,赫然便是孙道远三个字。
     看着这三个再熟悉不过的名字,一股暖流从脚底直冲头顶,原本因寒风变得苍白的脸庞此时已涨得通红。
     “我考上啦!哈哈,我考上啦!”
     这些天来的忧虑、忐忑,在见到自己名字的瞬间化作狂喜,情难自禁之下,他不禁大声欢呼起来。
     旁边的几位考生则不屑地啐了一口。
     “呸,看他那没见过世面的模样,还以为自己中了状元呢!”
     有嫉妒的,也有欢喜的。
     小小一场县试,便展现出各色人生百态。
     (本章节结束)
     
     榜单发布处。
     有人欢喜有人忧,有人兴高采烈,也有人悲痛欲绝。
     “为何没有我的名字?为何没有我的名字?我苦读寒窗十四载,怎会连县试都无法通过?”
     “这不可能是真的!我不可能落选!这是假的!”
     “胡惟庸,你作恶多端!我被你害得好惨啊……”
     “父亲,母亲,孩儿无用至极!连县试都没能通过,孩儿宁愿一死了之!”
     ……
     斥责、难以置信、甚至有人萌生轻生念头……
     可以说,人类的喜悦大抵相似,笑声响彻天际。
     然而,人类的哀伤却各不相同。
     面对突如其来的结果,并非每个人都能从容接受。
     尤其是那些屡试不中的考生,此次的落败对他们打击尤其沉重。
     往常落榜时,他们至少还能找出问题所在,比如哪方面知识欠缺,哪些书籍未掌握透彻。
     而如今呢?
     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最终,那个隐晦难解的谜团依旧无人能给出确切答案。
     一时之间,榜单发布处混乱不堪。
     孙道远兴奋一阵后,大声喊叫几声,随即恢复冷静。
     老脸微红的他急忙向四周拱手致歉,随后匆匆离去。
     与此同时,还有不少与他同一批的人也纷纷涌出人群。
     瞧见身旁这位同样容光焕发的陌生人,虽不算熟悉,但也算是点头之交。
     这份同榜的缘分让他们相视一笑,便相约到酒楼小酌几杯。
     只是,与那些落榜者所想不同。
     原本欢欣鼓舞的人群,喝着聊着竟渐渐愁眉深锁。
     这一切都源于孙道远随口的一句感慨。
     “我在想,县试尚且这般艰难,日后府试、院试又该如何应对?”
     此言一出,众人都愣住了。
     大家心知肚明这句话背后的含义。
     虽未明说胡惟庸的名字,但众人内心已是忐忑不安。
     有一位年纪或许只有十四五岁的学生,正处于血气旺盛的年纪。
     此刻心中怒火高涨,顾不得许多,径直质问:
     “那个胡大人到底想做什么?”
     “县试就已经让我们吃了不少苦头,难道还不够吗?”
     孙道远此时已经饮了几杯酒,加之昨晚睡眠不足,有些迷迷糊糊,听到这话便随口回应道:
     “我不知道他想干什么!”
     “我只关心一件事,县试时他仅出一道题就差点把我们逼疯了!”
     “到了府试和院试,难道他要整张试卷都自己出吗?”
     “若是真这样,我现在就想回家!”
     众人听罢,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种可怕的情景:府试和院试时,打开试卷,每道题目都像县试的最后一道题一样,根本看不懂。
     一想到这个画面,众人不由得感到一阵战栗。
     “唉,你说他不聪明吧,人家官居高位,辅佐皇上治理国家井然有序,而且原本也是读书人出身。”
     “真是少有的既能理论又能实践的才子。”
     “可要说他聪明吧,他这样做,别说他的仕途如何,他在文人圈子里的声誉算是毁了。”
     “这么聪明的人,怎么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众人实在无法理解胡惟庸的意图。
     毕竟,谁能料到后来的朱元璋会变得如此残暴?
     像之前的空印案那样牵连数万人的大案,居然接生三次?
     更没有人能想到,身为前丞相的胡惟庸,一心只想做一条“咸鱼”。
     所以,他们绞尽脑汁也猜不透胡惟庸的真正目的。
     而年纪最小的学生此时热血沸腾,将酒杯重重放在桌上,厉声说道:
     “不管了!”
     “从今天起我要专心读书了!”
     “无论胡大人出不出题,出多少题,我都决心全力一拼!”
     “要是到时候还是不行,我也只能认命了!”
     “各位兄长,我看这酒是喝不下去了,不如改日再聚,如何?”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其实他们的想法又何尝不是如此?
     今年的恩科考试,实在是怪异得很。
     通常来说,童子试不过就是一场形式上的考试罢了,最多也不过是个秀才名号,很多人都认为十拿九稳、轻松可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现在呢?
     自从胡惟庸介入后,谁都不敢再掉以轻心了。
     县试才出了一道题目,就让大家都愁眉不展。
     要是府试和院试时再来几道这种难度的,那恐怕只有坐以待毙了。
     想到这里,谁还能安心?赶紧回去温习功课才是正经。
     这股紧张的氛围逐渐蔓延开来,甚至全国的学子们都开始闭门苦读。
     即便之前信心满满的那些人,现在也不敢小瞧胡惟庸的手段了。
 

第14章 从今日起,本大爷就要改行种地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