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屏幕上的梧桐林正在更新。新长出的叶片上记录着更细微的瞬间:林晚落在沈星河肩头的发丝长度(12.3厘米),沈星河借给林晚的马克笔笔芯余量(37%),甚至包括两人今早同时避开同一根梧桐枝时,脚步错开的0.3秒时差。
“这些数据会自动生成诗歌。”沈星河点开一片叶子,屏幕上跳出行短句:“你的帆布包带磨出的毛边,是我代码里最温柔的语法错误。”他的耳尖泛起微红,迅速切换页面,却不小心点开了星若的隐藏文件夹——里面全是给林晚的小说写的批注,最新一条是:“建议在男女主角共用一副耳机时,插入梧桐叶落在耳机线上的特写,此处音效应混入彼此的呼吸声。”
第三节:图书馆的蓝窗帘与自动运行的函数
去资料室查星若的编程大赛记录时,林晚发现当年的决赛录像被修复了。画面里十二岁的沈星若站在台下,校服袖口别着枚蓝布徽章,图案是片梧桐叶,叶脉处绣着0和1。当镜头扫过观众席时,有个模糊的身影正在笔记本上写字,蓝窗帘漏下的光斑恰好落在“晚星”两个字上。
“那是妈妈。”林晚忽然捂住嘴。母亲当年就在这所大学读中文系,她常说自己年轻时总在图书馆写小说,笔记本里夹着片会“说话”的梧桐叶。此刻资料室的窗台上,正放着盆蓝星花,花瓣上的露珠滚动轨迹,和录像里笔记本上的字迹重合。
沈星河在录像的角落发现了串一闪而过的代码。输入“霜解纹”应用后,屏幕上弹出份隐藏档案:沈星若的转学申请,附加说明里写着:“自愿加入‘情感代码保护计划,任务目标:阻止将人类记忆转化为可售卖数据。已将核心证据藏于‘晚星顶针的夹层中,接收人:未来能读懂代码诗的女孩。”
档案最后附着张照片:南方实验室的窗外,种着棵和老城区一模一样的梧桐树,树干上刻着两个交叠的名字,旁边画着枚顶针,针孔里穿的蓝线,一直延伸到照片外,像在等待某个未完待续的连接。
离开图书馆时,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台阶上。林晚注意到沈星河的影子边缘泛着淡淡的蓝,像被代码描了层边。而自己的影子里,藏着片梧桐叶的轮廓,叶脉处的0和1正在缓慢重组,最终变成个完整的句子:“当所有代码都运行完毕,剩下的余温,才是最珍贵的程序。”
远处的老城区传来织补机的声响,和服务器的嗡鸣、图书馆的翻书声交织在一起,像首由各种声音代码组成的交响乐。林晚忽然想起星若邮件里的最后一句话:“真正的程序不会结束,就像秋天的梧桐叶落下时,其实是在为明年的新叶写注释。”
她的指尖轻轻碰到沈星河的手腕,那里还沾着点未干的蓝漆。在夕阳的余晖里,那抹蓝色渐渐晕开,像在两人之间画了条温柔的连接线——不是代码,不是函数,只是两个生命在时光里,自动生成的,带着温度的冗余代码。
喜欢。
第48章 代码余温和未褪色的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