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织补店的新绣品与自动生成的注释
麦乳精的热气在阳光里凝成细小的光尘。林晚坐在织补店的旧藤椅上,看着张奶奶将最后一枚银珠绣进二进制梧桐叶的针脚里。那些0和1的纹路此刻泛着柔光,0的圆圈里嵌着沈星河实验室的门禁卡编号,1的竖线旁绣着林晚笔记本的页码,像被代码悄悄标记过的时光坐标。
“星若今早发了封邮件来。”张奶奶摘下老花镜,镜片反射的阳光在墙上投出个微型齿轮影,“说‘霜解纹最终版运行时,老城区的每个物件都会生成自己的注释。”她指着墙角的缝纫机,机身侧面不知何时多了行激光刻字:“1997年9月,为星若的第一条蓝裙子锁边时,转速与星河第一次敲代码的频率同步。”
林晚的目光落在那本1998年的《少年电脑世界》上。书页间的编程大赛报名表正在微微发烫,参赛者签名旁自动浮现出串小字:“沈星若,替补队员,隐藏技能:能用顶针在键盘上敲出摩尔斯电码。”她忽然想起昨夜星若影像里的白大褂,袖口似乎沾着和沈星河同款的蓝油彩。
沈星河正用放大镜研究门后的机器人涂鸦。那些标注轴承型号的铅笔字边缘,渗出淡淡的蓝墨水,在木门的木纹里晕成串二进制:,转换过来恰好是“晚”字的ASCII码。“这是星若的笔迹没错。”他指尖划过机器人的眼睛,那里嵌着两颗蓝玻璃珠,折射的光线在地面拼出个@符号,“她总爱在细节里藏密码,就像把妹妹的名字藏在自己的名字里。”
通风口传来一阵轻响,是昨夜那台迷你贩卖机被风推了进来。取物口朝外张着,像在等待新的输入。林晚弯腰时,帆布包里的笔记本掉了出来,翻开的页面上,自己写的句子旁多了行浅灰色的批注:“当男主角的蓝油彩蹭到女主角的笔记本时,此处应插入0.5秒的心跳停顿音效——来自‘霜解纹情感数据库。”
第二节:实验室的蓝漆罐与未发送的草稿
返回实验室时,服务器的嗡鸣里混着股松节油的味道。沈星河的工作台下藏着个半满的蓝漆罐,罐底沉淀的颜料结成块,形状像片缩小的梧桐叶。林晚想起织补店门后的机器人,突然明白那蓝线不是普通丝线——罐身标注的颜料型号,和张奶奶发髻里的蓝线成分完全一致。
“这是修贩卖机剩下的。”沈星河用螺丝刀撬开罐盖,里面的漆面上浮着层银粉,和顶针齿轮的材质相同,“星若总说蓝色是二进制的底色,0是深海的蓝,1是晨光的蓝。”他的指尖沾了点颜料,在桌面上画了个简易的流程图,箭头末端突然冒出行小字:“此处省略三次欲言又止——系统自动补全。”
林晚的手机突然震动,是“霜解纹”应用推送的新内容:一段未发送的邮件草稿,发件人是沈星若,收件人栏空着,正文只有一句话:“哥哥,当你发现林晚姐姐笔记本里的梧桐叶和我的代码用了同一种蓝时,记得告诉她,那不是巧合,是我在代码里埋了个‘命中注定的函数。”
第48章 代码余温和未褪色的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