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6章 作为《热风》杂志社特约记者结识诗友岚岚情暖黄土地[1/2页]

冰阳之歌 河子文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1998年,我被聘为《热风》杂志社特约记者结识了诗友岚岚。在情感世界里收获了乡土纯真友谊……
     ——题记
     1998 年的春天,阳光如同碎金般洒落在大地上,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和新绿的清新。对我而言,这个春天意义非凡,因为我幸运地被聘为《热风》杂志社的特约记者。这份工作于我,不仅是谋生的途径,更是打开文学世界大门的一把钥匙,是结识众多文学同好、探索未知文学领域的绝佳契机。
     《热风》杂志社坐落在城市的一隅,那是一栋略显古朴却充满文艺气息的建筑。踏入杂志社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走廊两侧挂满的优秀文学作品海报和作者简介。办公室里,编辑们忙碌地穿梭于书架和办公桌之间,手中捧着厚厚的稿件,眼神中透露出对文字的专注与热爱。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浓厚的文学氛围,让我这个初来乍到的新人既兴奋又紧张。
     我被安排在一个靠窗的位置,桌上堆满了各种文学杂志和待处理的稿件。初入杂志社的日子,我沉浸在阅读和学习中,努力适应这里的工作节奏。我仔细研读每一篇稿件,分析其写作风格、主题和表达手法,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虚心向同事们请教。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熟悉了杂志社的工作流程,也对文学创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次,杂志社组织了一场关于诗歌创作与发展的研讨会。会议室里座无虚席,来自不同领域的诗人、学者和文学爱好者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诗歌的魅力与未来。我坐在角落里,认真聆听着每一位嘉宾的发言,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他们的观点和见解。
     就在这时,一位身着白色棉布裙的女子走上了讲台。她留着一头乌黑的长发,眼神清澈而坚定,手中拿着一本淡黄色封面的诗集。她就是岚岚,一个名字如同她的诗歌一样充满诗意的女子。岚岚微微清了清嗓子,开始了她的发言。
     “诗歌,是心灵的歌唱,是情感的寄托。而对于我来说,黄土地就是我诗歌创作的源泉。”岚岚的声音清脆而悠扬,仿佛山间的清泉流淌在每个人的心头。“那片广袤无垠的黄土地,承载着我的童年、我的梦想和我的思念。它的每一道沟壑、每一株草木,都蕴含着无尽的故事和情感。”
     她的话语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我,因为我也是在农村长大,对黄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那些关于田野、村庄和乡亲们的记忆,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我目不转睛地看着岚岚,听她继续讲述着黄土地的故事。
     “在黄土地上,我见证了日出日落的壮丽,感受了四季轮回的变幻。春天,麦苗破土而出,那一抹嫩绿是生命的希望;夏天,金黄的麦浪在风中翻滚,那是丰收的喜悦;秋天,红透的高粱如同燃烧的火焰,那是岁月的沉淀;冬天,皑皑白雪覆盖大地,那是纯洁的梦境。”岚岚的描述栩栩如生,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黄土地的独特魅力。
     研讨会结束后,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主动走到岚岚身边。“你的发言太精彩了,让我仿佛又回到了那片熟悉的黄土地。”我真诚地说道。岚岚微笑着看着我,眼神中透露出友好和亲切。“谢谢你的认可,看来我们都对黄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呢。”
     就这样,我和岚岚聊了起来。我们从诗歌聊到生活,从黄土地聊到未来的梦想。我们发现,我们不仅在对黄土地的情感上有着共鸣,在文学创作的理念和追求上也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我们都认为,诗歌应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用真挚的情感去打动读者。
     从那以后,我和岚岚的联系越来越频繁。我们经常相约在杂志社附近的咖啡馆里,一边品尝着香浓的咖啡,一边交流着各自的创作心得。我们还会一起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寻找创作的灵感。渐渐地,我们的友谊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加深。
     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岚岚提议我们一起去黄土地上采风。我欣然答应,怀着期待的心情和她踏上了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我们来到了一个距离城市不远的小村庄,这里的一切都让我感到无比亲切。
     村庄周围是一片片绿油油的麦田,微风拂过,麦浪轻轻摇曳。田间的小路上,偶尔会有几位农民伯伯扛着农具走过,脸上洋溢着朴实的笑容。我们沿着小路走进村庄,古老的房屋错落有致,墙壁上爬满了绿色的藤蔓。
     在村庄的中心,有一个小小的广场,广场上有一棵古老的槐树,树下坐着几位老人,他们正悠闲地聊着天。我们走上前去,和老人们打了招呼,然后坐在他们身边,听他们讲述着村庄的历史和故事。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告诉我们,这个村庄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祖祖辈辈的人都在这里生活、劳作。这里曾经经历过战争的洗礼,也经历过自然灾害的考验,但村民们始终顽强地生活着,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美好的生

第246章 作为《热风》杂志社特约记者结识诗友岚岚情暖黄土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