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九月下旬,我带船队返航回山东,船队规模比来时增大一倍有余,因为最近有两股小海盗带船4艘,约200人被我招了过来。其实广东沿海海盗虽多,但吃的开的却只有大股的海盗,小股的海盗其实日子很难过。因为人少,所以只能抢单个的小船,大船或船队是抢不了的,如果真上去抢了还指不定谁抢谁呢,而抢小船又没有什么大的收获,所以小股海盗经常有饿肚子的时候,千万不要相信现在电视上那种什么几十个人就敢称王称霸的,什么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那都是用来招人时骗人的。当时敢出海的用现在的话来说都不是啥好东西,这些小股海盗真上去抢了,他们说不定也能客串一两把海盗,给反抢了是正常的事。除了吃不饱饭还有理重要的一点是,说不定什么时候他们就被哪股大海盗给吞并了,到时被拉上去当泡灰了。
      对于吃的开的大股海盗也不是真的靠抢劫为生的,抢劫只不过是偶尔为之,而他们直正的收入是来自“收税”。不错你没看错就是收税,收什么税呢,收“出洋税”。就是说你商船要出海必须向海盗缴纳出洋税,只要你缴了税,你就安全不会有什么海盗来打你的主意了,你要是不缴,呵呵那就对不起了,让你船货两空,甚至于还人都回不来。这其实就跟清政府的职能差不多了,只不过一个是陆地上一个是在海上。现在的人不要以为说海盗会说话不算数,说先收了买路钱,后又来抢我。这其实是不会的,由其是越大股的海盗越讲规矩,清代乾隆年间曾经发生过一件类似的事,就是一海商在缴纳了买路费之后,在海上又被海盗里的一个小头目给抢了,然后海商就把这件事告到海盗头领那里去了,结果你们知道怎么样吗,海盗头领严惩了小头目,并向商人赔偿了双倍的被抢财物。22ff
      其实从明末开始,大股的海盗都是靠收税为生的,最著名的大概就是明末的郑芝龙了,也是后来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的老爹。郑芝龙在其实力强大时拥有超过三千艘大、小船的船队,并下令凡海舶不得郑氏令旗者,不能往来。每舶例入三千金,岁入千万计,芝龙以此富可敌国。由此可见大海盗的主业都是收税,只有收税才是稳定的财政来源,才能发展壮大。
      这次我们从广州一出海就有海盗前来收税,我们一共二十二艘船,这么大规模的船队在这时的东亚海面上还是很少见的,海盗来了约五六十艘船,我本不想交税,可想到船上人手不足,还有很多是刚招来的人,不一定信的过,所以就决定息事宁人,不过还是要砍砍价的,最后以一万两成交,交完钱后,他们给我们发了一面旗帜,让我们挂在船头,就可能保证在在台湾海峡以南的安全了,果然在随后的航程中在也没有像上次来的时候那样总是遇到不长眼的家伙了,很多船在靠近后看到我们挂的旗帜就走开了。
      过了台湾海峡之后,我突然想去琉球国看看。我带着两条船,从其他船上抽调了部分人手,在两名去过琉球国的水手的带领下前往琉球。其他船只在柳雨天的带领下继续返回山东,其中

第一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