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十六回[1/2页]

柿子湾 旷野牧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且说紧张的复习让日子过得更快了,这一眨眼,就到了七月上旬。七八九三天,瓜儿在县城参加了高考。八月中旬,班上第一个接到了录取通知书,说是考上了省城的师范大学。
      小小的清平出了个女大学生,村里就像有了喜事似的,左邻右舍的不时来到武家聊聊天,有送桃子的,也有送鸡蛋的,有抱个西瓜来的,还有端碗好菜来的,似乎大家像多亲的亲戚似的。c66c
      瓜儿从小到大一直在念书,和村里的大妈、大婶们也没多说过多少话;现如今却都仰着笑脸和瓜儿说这个问那个的,瓜儿似乎还多少有些不自然呢。而武家老婆呢?村里无不夸武家老婆有福气,养了瓜儿这么个好闺女,夸得老婆子成天价笑得合不拢嘴儿。老婆子高兴之余,跑到老头子坟上,点了香、烧了纸,给老头子说道了半天。
      武家的那个河南老乡也来到清平给武家老婆子道喜,留下些钱。这河南老乡的光景过得倒还不错,两个儿子都成家了,各过各的,家里也没什么事。自从武家老汉过世之后,那河南老乡总是隔三差五就来看看武家老婆子。两家人虽然不是什么亲戚,但都是当年一块儿从河南讨饭来的,不是亲戚却胜似亲戚,这么多年来一直相互照顾、互相提携。河南老乡知道武家的情况,瓜儿上了大学后,每次来清平,都是十块八块的掏给武家老婆子。这时的钱可顶钱,十块钱就够一个农村孩子一个多星期的饭菜钱了,因为他们多是吃蔬菜。
      这时候,农村改革已经两三年了,城市改革还没有铺开,乡下孩子上大学,得先从家里带粮食到镇上粮站换粮票,以便入学后到食堂买饭菜票就餐。在本省上大学的,就兑换本省粮票;到外省上大学的,就兑换全国通用粮票。瓜儿在叶子干妈的陪伴下,到清溪镇上的粮站兑换了一些本省粮票。武家老婆毕竟岁数大了些,虽然耳朵不聋,但眼睛已经有些花了,叶子和邢家媳妇就帮着给瓜儿准备了新被子、新床单,还准备了一些换季的衣服。
      要入学报到了。瓜儿长了这么大,都没有在县城痛痛快快地逛过,这眼下可要出远门到省城去了,武家母女就甭提多心盛了。动身的前一天,瓜儿和武家妈妈把被褥、衣服和日用品打了包,用塑料袋装了一些邻居送的熟鸡蛋、蛋糕和饼干什么的。这天晚上,母女俩躺在炕上聊了许久才入睡。瓜儿说起了已经过世的武家老爹,说起老爹生前的点点滴滴。
      第二天一早,叶子和武家老婆用马车把瓜儿送到清溪汽车站,瓜儿跟武家妈妈和叶子干妈道了别,便踏上了开往平阳的汽车。
      当天下午,车就到了平阳的长途汽车站。瓜儿先挎上小书包、拎起塑料袋下了汽车,又从司机师傅那里接过行李,便出了汽车站。再往北拐一截,就看见了平阳火车站。瓜儿先到售票窗口排队,凭录取通知书买了夜里去省城的半价学生票。然后,在火车站一旁的小饭馆里吃了碗面条,装了一大杯开水。因为是第一次出远门,对平阳也不熟悉,瓜儿就没敢上街逛,径直走进候车室,坐等着进站时刻的到来。
      夜里十一点多,瓜儿随着旅客队伍检票、去站台、上车。又在旅客的帮助下,把行李送到行李架上。第一次坐火车,瓜儿既好奇又陌生,也格外小心,坐在座位上,双手不离小书包,时不时看一眼行李架上的行李。夜间行车,大家多在睡觉,一路上瓜儿也没和邻座的说几句话。就这样,半睡半醒地一直坐到省城,也没看见车窗外的风景。
      上午九点不到,列车到了省城,瓜儿背着行李随客流出了站。一切是那样的新奇而陌生,但瓜儿不敢四处走动,径直向师大新生接待处走去。学兄学姐很热情,照应新生上了校车,不时和新同学搭讪着,看看车窗外省城的街景,向师大驶去。
      要说这省城,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军政要地,它依山傍水,地理位置十分险要。省城的东、西、北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河谷平原,整个地形北高南低,像一只大簸箕的样子,汾河自西向东、然后又折南流经市区,山麓泉水丰富。这里交通发达,有同蒲与石太、新太和太岚铁路交汇于此,公路也四通八达。有丰富的煤、石膏、石灰石、耐火粘土和铁矿,钢铁、煤炭、机械、化工、建材、纺织、食品等工业都很发达,是重要的能源重工业基地。这里盛产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物产丰富

第三十六回[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