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当五爷、外公、和几位乡亲们喝酒庆幸这及时喜雨的时候,雨也下得平稳了。这场久旱之后的雨是一个好照头。常言道:久旱必有久雨。雨还在继续下着。不过小得多了。
      大地急剧地听允着久久以来盼望着这难得的甘露,老天好像同情秦川大地上受到他长此肆虐而叫苦连天的民众,民众疯狂地欢庆着为老天的恩赐而叩拜,这样的难得一见的欢笑与泪水交加的情景,似乎是人世间这特别的舞台上正有演着人间的一出美好的名剧:同济会民族大联欢。
      此时,万寿财在外公来五爷家的同时也来到了薛力薛老十家中。他们也在庆幸这场极好的天雨。不过万寿财来时没有带吃喝的东西。也只有他们两人对坐在薛力的卧室里,一边说着,一边吃着喝着。
      “薛老兄,高兴吧!这下子他们运的种子粮可就被这天雨泡上了吧!弄不好,来个车翻马仰水泡才来劲呢!哈!哈哈!”万寿财摇头恍脑地说着,屋子里散发着夹带酒气的奸笑声。
      “是呀!最好翻在山沟子里头。”薛老十狞笑着。
      “只要那事办成了,说好了!”万寿财高举着酒杯大声说道。
      “小声点!瞎说个啥吗!”薛老十瞪着万寿财说道。也奸笑了起来。
      “要是真的那样,”这下子可能把老五给气死了哟!薛老十兴奋地说着,恍着他那肥大的脑袋。……
      是的,五爷和外公邵泉两人此时此刻也正是为这雨天里运粮的车队担心着。在场的几位贫苦乡党们当然也同五爷他们有着同样的心情。他们知道这是五爷外公他们救助乡亲活命钱呀!要是车队真的出了事,那才痛心呢!而五爷和外公他们现在想的正是《同济会》这个开头事呀!第一件事要是真出了问题,那不就让薛力他们给笑臭了吗!往后还该怎么给各位执事们和乡亲们交代呢?……
      这时薛力薛老十万寿财高兴地不正是希望这场雨把所运的粮食冲失,给他们本来就不愿参预的什么《同济会》迎头一棒。特别是薛力薛老十最希望的就是他自己已经安排过的毒计成功实现。如果成功了,那就要让他五爷、邵泉大大的喝一壶了,这一壶可是要他老五邵泉亏老本了。在薛力老十的心中是在盘算着让已经日薄西山的五爷,再加上一场更加可怕地霜冻,彻底的破落。薛力心里明白他老五现在的家景并不太好过。薛力深知自己所需要地正是让这位一向为乡亲们信任的人在众人面前彻底地破落,丢人显眼,彻底地没有了面子。最后只要他薛力自己招集《同济会》的众执事们向他五爷索要当初会集的粮款,不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吗!薛力、万寿财两人喝着吃着,不觉已是深夜了,他们也都醉倒了。各自顺势倒下去睡着了。……
      再说,五爷这里,外公邵泉没有回去,他们几位执事和乡亲们说着《同济会》和这次运粮的事。夜深了,乡亲们还是不愿离去。在这个时候,在这样的雨天,在这样的心境下,在这久旱后的夜雨时刻,谁能舍得离开几位好心为大家办实事的人呢!他们就这样一直说着心里的话,在这里多坐一会儿,心中总有说不出的激动。
      雨还在下着,……
      两天的雨,使得久旱后干燥得怕人的大地使劲地吸吮着老天降下的甘露。第三天,太阳从压得很低的浓云中挤了出来。那浓重的云也越来越淡,随着风吹漫漫地飘飘而去了东方。把雨水带给了需要的地方。大地从新潮湿了。农民们懂得,农时是误不得地,他们开始下地耕作了。
      今天已经是第十天了。五爷背着手来回在后庭时急时漫地度着步。还是有不少衣襟褴褛的乡亲们断断续续地来找五爷问大车队运粮的事。乡亲们的摧促是可以理解的。这也是对新生的为着民众的《同济会》的关心。人们那知道越是这样的关心摧促,五爷就越心急。几个村子的执事们更是如此。薛老十没有来是因为他与五爷同村,而万寿财、王喜财就不同了,他们各人负责他们村子的种子发放事宜,这两人来了说的话并不那么好听,出言心恶,这就更加使五爷心神难以平静。他度着步子,思考着十三爷一行人马的情况将会如何?本来七天可以回来,现在十天了,连点音信也没有,也不见有人回来报个信。这就更使五爷他们心急如火。蕊儿外公邵泉这儿天也是每天下午必来一次,问问情况,商量一些有关大车队回来之后的具体安排。这人肩膀上如果不承担什么重担,就不知道肩膀上有多重的压力。现在他们肩膀上压上了千斤重担,而这付重担是自己给自己加上的,也是民众给自己加的重担。就只能自己来承担起这令人心急如焚的水火重担。乡亲们地摧问和关心是自然而然的事。这天底下的人们都是要吃饭的。所以,五爷心里明白,他对此并没有任何自责之感,也并不难为情。而薛老十万寿财他们对此道底是什么心情?这才是五爷最关切地和最心烦地。从表面上看,眼下那几个人实在令人放心不下。如果他们心怀叵测,看热闹,暗中使坏呢?……。想到这些,五爷摇了摇头,自己苦笑了,……
      下午蕊儿外公邵泉又来了。他这次没有坐车,是骑马来的。一进后庭,看到五爷度步的样子,便直喊到:“亲家公,咋了吗,急成这样儿?你别这样,十三弟他在路上要是真有麻烦,我想他一定会派人飞马回来报信的。你可别为这个心急了。要相信咱小兄弟是会处理好这件事的。别耽心,好不好!”
      “噢!她爷,你来得正好,坐这儿吧!咱再商量商量。”五爷回过头指着外公说道。
      五爷、外公在后庭落座后,说着些相互安慰的话。因为天天见面,也没有什么可以再客套的了。再商量也就是大车队现在的处境和回来后的安排。现在惟一地就是为十三爷大车队一点消息也没有而心急!
      其实,现在薛力老十和万寿财虽然没有在一起。然而,他们各自同样地在自己家里发着急,他们也在等待着他们想得到的消息。粮种卖到了没有?已经到了什么地方?其实,他们早已盼望着有人报信,他们所安排地事已经做了。但现在什么消息也没有,事情进行得如何?毫无结果。急也没有用,他们也只能静静地等待着。希望他们设计的行动方案能得到顺利的进行。
      然而,他们深知下雨前就应该有人回来报信,给他们认为的一个好的结果。但现在什么也报不回来,事情到底如何,只有鬼知道。这种状态,就必然在这种人的心中产生心急如焚的疑虑。
      薛老十、万寿财比五爷外公更心急。因为他们不仅出了自己实在不愿出的粮食和钱财,而且别的想法和安排也可能泡汤了。这是他们最心急的事。如果事情暴露了就更加麻烦,……。这才是他们最怕的。
      天快要黑了,第十天眼看着就要结束,外公也起身要回去了。铭巽从大门口急急地回来了。他绕过客庭,直接来到后庭,进门就喊:
      “爹!姨夫,有音信了!有音信了!”
      两位老人几乎同时站了起来。说道:“乍知道地?巽!”
      “有人回来了!”铭巽答到。
      “快说给我,你再去准备吃的。”五爷急急地说。
      还没有等铭巽开口,铭巽领着一个小伙子进来了。那小伙子急忙行礼说道:
      “五伯,王伯你们都在。”那小伙子说道:
      这时五爷起身,让那小伙子落坐后,外公上前说道:“不急!不急!慢慢说,车队事情办的咋样?”
      “十三叔先让我回来秉知二位伯父”小伙子说。
      五爷问到:“怎么回事?”
      “路上出事了!”青年人说道。
      本来就有疑虑的五爷和外公,这一下立即紧张起来了。两颗老心一下子急得好像要跳出来似的。连忙追问到:“出了啥事?”大庭里的空气立即紧张起来了。
      “让那里的军队给扣了。”小伙子说道。两位老人都愣了。年青人喝了口水,看到五爷和邵泉爷的样子,接着说:“请两位伯父放心,十三叔让我回来告诉伯父,就为这,车队耽误了时间,事情也同那里的军队了结了,明天车队可以回来,后头的事我就不知道了。我走时,十三叔他们正在准备出发,我是骑马先赶回来报信来的。”
      五爷王爷此刻看着这小子脸带笑容的样子,这才松了一口气。这时五爷和外公的最大心病算解脱了。
      现在就等着明天车队回来后。给乡亲分发粮食种子了。
      事情是这样的:
      十三爷当天天黑前就将粮食装上了车队。车子停在李敬实老人的园子里。老人还特地派了几个人晚上在园子看着。好让十三爷他们休息好。当天晚上,李敬实老人邀十三爷和李继谦等人在自家客庭喝酒。席间十三说道。
      “李哥,把那个大汉如何法落?”
      “我已经把他交给了县府。县府审了后,才知到他是长安来的。其它人是那人在这里花钱顾的。其中有的是当地人,也是他的朋友。这家伙经常在这里拦路抢劫。不过,问他怎么知道你们经过这里,谁让他们来的,这人死也不说。没有办法,县府答应你们走后,把那人押解长安。其它人等到长安有了结果。这里再进行法落。”说道这里老人笑了。“在这儿,他们搞不了什么大名堂。现在的县长是我的亲戚。送你们出山,不会有啥事的。不过出山后,我们可就管不上了。全靠你们自己了。”说道这里李敬实老人笑了。
      “来,喝酒!为了咱们的《同济会》干上一杯吧!”
      “好!领了。”十三爷他们举起酒杯,站了起来说:“为李哥的友情干杯。这次多亏了李哥帮忙。”。
      “那里话,这就见外了,你们回去后,带我向云昭、邵泉兄和成让弟问声好。对他们说,这《同济会》也算我一个。他们把咱这《同济会》办好。”李敬实高举酒杯说道。
      他们在浓浓地兴致中说着,喝着,……
      “继谦哪!你年青有为,能为贫苦人出点力,难能可贵呀!”李敬实老人向李继谦举起酒说道,“来干一杯!”
      “李叔过讲了!这是我份内之事呀!”李继谦客气地说。
      “多亏你来帮这忙。要不,事真难办呀!!”十三爷也说道。
      ……
      天刚蒙蒙亮,车队就出发了。除了十三爷李继谦一行十几个人和十一辆大车几匹马外,又多了两辆大车。这两辆大车上坐的是县府的兵役和李敬实老人派来一路上护送十三爷他们车队安全出山的壮汉子。
      中午,车队就到了山口村镇上。还是在那家店里吃午饭休息。午休后,他们互相话别之后,十三爷一行打点好行装车辆,告别护送人们,就又出发上路了。临行前,一个年级较长的兵役对十三爷说:“下边就是平川了,这就方便多了,不过,现时兵荒马乱,还是小心为好,李大伯让我们告诉你们要早行早歇呀!”相互间客套了一阵告别后,各自上路返回。
      十三爷他们继续着自己的行程。
      ……
      十三爷出发时都是空车,因为拉粮心切,所以一路上就不怎么管什么早晚了。现在的车队是拉了粮的重车。怕的就是太早太晚了出事。所以,他们早起天亮后出发,晚上天没黑,碰上有客店的村子就立即停车休息。十三爷坐在车上思索着,进山时虽然出了点事,但并不可怕,也算顺心。这回来的路上,也还算是安宁,他兴致地对李继谦说:“有你坐在车上,我就放心。别人也不敢对咱犯什么。后天下午咱就可以到家了。此次行动还算顺当!”
第十九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