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朱荣栋拥有武昌府和黄州府的近千万亩土地,朱荣栋觉得应该制定相关的土地政策,他非常不喜欢大明的土地政策,因此他跟张庆、柳如是、孙有才这几个内政能力稍微强一点的几人商量着如何制定土地政策。
朱荣栋想制定的土地政策大体上就是楚王府跟农户的租约政策,但是要用法律确立下来,好让境内的百姓安心。土地是这个社会最最重要的东西,封建社会的田赋几乎要占据整个国家财政收入的八九成,因此每个朝代的统治者都几位重视土地和田赋政策,他们的竭力将农民捆绑在土地上,简单而重复地劳作,这主要还是生产力低下的缘故,如果没有足够的人种地,国家就没有赋税,没有足够的人种地,粮食出产不够,就会出现难民,统治就不会稳定,因此,农民种地是比天还大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累字头顶是个田字的缘故。
朱荣栋的想法是将所有的田产和土地都收归楚王府,所谓率土之滨,莫非王土,他要实现真正的莫非王土,只要在他治下的土地,必须都归王府,不容商量。
但是这个却遭到了张庆的反对,眼下在武昌府和黄州府这样没有大问题,但是如果以后疆土扩展,那样会带来难以想象的巨大阻力,他不得不未以后考虑。
“王爷,我大明的田地分为两种,一种是官田,另一种是民田,这民田还好说,主要是这官田很动得了。”张庆说道。
朱荣栋当然知道官田,但是为什么动不了确实不明白,于是问道:“这是为何?”
张庆解释道:“这官田也有很多种,首先是皇庄,这个自然不需要考虑,第二种是牲地,也即养牲口之地,这些地方是各地官府圈养牲口和种植饲料之地,这些牲口供官府日常食用或者招待过路官员只用,这样可以节省官府开支,这些地也是动不了的,第三种是园陵坟地,这个更不可以动,不然必然招到天下人的口诛笔伐。”
朱荣栋想大明的官员工资待遇都非常低,简直低得吓人,难怪官员们都想方设法的到处扣钱,这牲地他还是头次一听说,他觉得这个是可以动的,说道:“关于牲地可以取消,或者采用许可制,办法许可证,严格控制牲地范围,其他的可以先放着。”人类最大的智慧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留给时间去解决,朱荣栋就是这么想的。
张庆继续说道:“还有公占用地、边臣养廉田、百官职田、王公庄田、军队屯田、庙宇占田等等,都很难动啊。”
朱荣栋一下子听到这么多的田地,脑袋里有点炸,不过这个时候孙有才说道:“王爷,我觉得军队屯田可以取消,现在屯田根本就名存实亡,都进了私人的名下,屯田已经不能够养兵了。”
“但是如果这样,将来会得罪多少大明的官兵将士?”张庆并不赞同孙有才的建议。
要想改革,确实太难了,这里面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根本就是大明的毒瘤,朱荣栋绝对不允许这些毒瘤继续存在,他说道:“我看不仅仅屯田可以取消,其他的都可以取消,像那些什么百官职田,边臣养廉田,根本原因
第六十三章 土地管理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