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就这样,文帝父子三人都死在景阳宫中,眼见三位身为皇子的表哥,身为天子的舅舅就这样死去。我和大哥都是毛骨悚然,父亲又是难过,又是叹息,他忽然指着这地上的血泊,眼珠通红的对我和大哥说道:“兄弟相残,就是这样子的,自古以来的皇室中人,有多少是这样子的。你兄弟二人,此刻便对天盟誓,以后要兄弟间相互友爱,共同匡扶国家。不可有争权夺位的野心,做出这等豆萁燃豆的蠢事。”
      我和大哥当时其实也被眼前的惨烈给吓住了,听父亲这么一说,我二人当时便下跪对天盟誓,以后兄弟间一定连枝同气,休戚与共,共同大兴我李氏江山。”
      说到此处,李天元眼中竟然有些泛红,而齐王李天杰这双手紧握成拳,闷坐在椅上,良久不语。
      “从这一天起,我们兄弟二人心中,便明白了不能自相残杀的道理,江山由谁来继承大统,应该也只能由父皇指定,而父皇也一直不曾宣布谁为太子,也是为了避免这种局面。”
      李天元说到这里,挪动了一下腿脚,便不再发话。
      三人都不言语,静了片刻,窗外似有风声,小厅内似乎隐隐可闻见当年的刀戈声。
      忽然传来清脆鸟鸣,李天元似乎从回忆中惊醒,忽然看着大哥李天杰微微一笑道:“父皇虽然说,谁更贤德功劳最多,将来便可继承大统。其实这太子之位,将来也只能落在大哥与二哥中二人之中。而在我心里,于公于私,大哥才是明君之姿。”
      李天杰罕见的做个鬼脸,道:“三弟,你再说,我就要汗流满地了。”
      他身为长子,又长年统率军中,平日里神情严肃,这会做个鬼脸,那当真难得一见
      二人笑了一回,一扫屋内刚才的沉闷萧杀之气。一旁的苏志和看得心中暗叹:都道王室中人无情,谁知这兄弟俩感情之深。
      李天元笑罢便轻松的拿起桌子上的棋子,一颗一颗的又放到棋盘上说道:“公平的说,二哥虽然有才,然而善文不善武,现在我国四面是敌。魏国,燕国,夏国,蛮人,苗人,僚人合起来兵力不下百万,东边海中还有数万海盗。若是一个只通文事的人继承了大统,非大秦之福。”
      从晋王府中出来,坐在马车中的苏志和闭目不语,冷风从车帘的缝隙钻进来。吹的人凉索索的。
      看来以后要面对的,是另一种战场了。
      他思考了一下,就脑海中平日得来的信息而知,北王李天运,身为次子,外表儒雅高贵,性喜结交文人墨客,朝中文臣大多对北王有天然的亲近感。若是推举接班人的话,这帮大臣一定站在北王一边。
      而大秦军方大多数人肯定是支持一向带兵的齐王。
      齐王在苏志和眼里,才是真正的君王之像,为人严而有威,刚中有柔,深得士卒忠心。
      眼下这局面,最后会演化成景阳宫之变的重演吗?
      无法预知,但是既然自己已被公认为不会官场那一套的一个傻小子,不如索性就这样下去,各方势力也无话可说。
      几天后,晋王和齐王带着兵马再次离开京城,二人一个远赴西南对付苗人,一个去北方应对魏国。魏国骑兵善战,苗人占了地形地利的优势。说起来对付魏人的齐王还轻松一点,毕竟他还可以一战决胜负。而晋王李天云

九十二 意外的约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