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承受的,也是最难以释怀的。
李姑爷是个沉闷的男人,五短身材,只是跟熟人偶尔开开玩笑说说话,跟陌生人也都只是笑笑而过。李姑爷只有初中文化,所以他讲不出太多道理来安慰婵孃,只有默默的陪伴着,安慰着,一路不离不弃。
但是在婵孃刚刚把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的时候,不幸又再次降临在这对多灾多难的夫妻头上,老家打来电话了。通常情况下,老家的人没有特别大的事情,是不会打电话来的。两人意识到出事了,去了传达室接了电话,果然,李姑爷三岁的小儿子死了。
李姑爷的父亲出门上坡干活了,李姑爷的母亲在家里带孩子,一个转身没注意,小孩子跑出门去玩,掉进猪圈的粪池里了,等李姑爷的母亲想起来找孩子的时候已经晚了,找到孩子以后救起来的时候已经没气了。两人顿时感觉天旋地转,万念俱灰,跟厂里辞了工,工资都没领,就买了机票回了家。
不幸的人生有千万种,而不幸反反复复降临在同一个人的身上的时候,不管再坚强的人,总归都会想很多,农村人尤其会这样。他们会觉得这是上天对自己的惩罚,会迷茫,会问自己做错了什么,以至于老天一次又一次的把沉重的打击加诸在自己身上。婵孃在这之后的很多年里,都处于神魂游离的状态,她短暂的三十几年的生命了,经历了幼时父亲离世,长大了,母亲又离开了,结婚了,哥哥又离开了,现在又是自己的儿子离开。她脆弱的心灵承受了如此多的重击,再也坚强不起来了,大病了一场,整个人的魂都丢了。
李姑爷看到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带了婵孃,也带上了女儿,去了另一个沿海城市沪市,我爹我母亲也都在那里,也正好可以有亲人在身边,可以安慰到婵孃。他们让女儿在当地的镇上找了一座民工学校上学,自己跟婵孃找工作上班,在陌生的环境里,婵孃渐渐的振作了起来。
那时候我正好高中毕业,也去了沪市,有时候李姑爷下了班,会来我们的租屋坐坐,我母亲会炒几个小菜,我陪着李姑爷喝上几杯上海老酒。李姑爷酒量并不好,每次都会喝到醉醺醺的,才摸黑回去,他们的租屋离我们并不远,出了门转一个弯就到了。李姑爷喝酒也不多说话,只是安静的坐着默默的喝,我会跟他说很多话题,他都只是静静的听着,偶尔回上几句。
李姑爷不过三十几岁,头发就都已经花白了,生活的压力,命运的摧残,精神的打击,无时无刻都在给予这个男人无尽的伤痛和悲哀。我感觉在他的面前,一切安慰的语言都是如此的苍白,如此的无力。(未完待续)
(本章完)
第35章 人生而坚强(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