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好半晌才回复过来,蹲在梨树下痛苦得流泪。我不知道这样的生活我公究竟过了多久,也不知道他内心深处的孤独靠什么排解,我只知道这一刻的我如此无助。
我堂哥带着我母亲和我哥去接我公来县城的时候,我堂哥也经历了我所经历的一幕,作为小学校长的他,从未承受过这样的肮脏,他吐了。
我公到县城吃的第一顿饭是我母亲特地炖的鱼汤,九十三岁高龄的我公一口气喝了四碗,长吼一声:
“妈的卖批哦,这辈子都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鱼汤。”
一家人哈哈大笑,笑着笑着眼里心里都是泪。
床不够睡,我睡了沙发,我公每天夜里都会频繁的上厕所,有时候迷迷糊糊的往客厅中间走,我想他大约是以为还在马鬃岭的老屋里。
“公,你睡觉不要关灯嘛,等它开起,晚上起夜的时候看得到。”
“开一晚上灯要好多电了嘛,哪里来那么多钱。”
“你不用焦,我们自己想办法。”
一次天气晴朗,我二伯和我哥搀扶着我公下楼去走走,我公兴致勃勃,从来没有来过县城,想出去走走看看,可惜有心无力,下楼没走几步累得不行,二伯只好把他背了回来。
“公,等来年开春了天气好些了,你的身体也好些了,我开三轮车带你出去看看。”我只能这么安慰我公的失落。
“晓得好得到不啊,老了啊,母吔,我囔还不死嘛。”
我公老是尿在裤子上,控制不住,上厕所的时候也蹲下去就起不来,我也帮不上忙,只好叫人。我公说得最多的话就一句:
“我为囔还不死嘛。”
我母亲每天变着法给我公煮菜,做他最爱吃的菜豆腐,做鱼汤,炒猪肝,炖骨头汤。每次都炖得稀烂,吃饭的时候我一直给他夹菜,他都是夹多少吃多少,反倒是饭吃不了多少。
“公,你百年归天的时候你是想在正安还是回马鬃岭老屋。”我永远都是这么直接。
“我还是回马鬃岭哦,你老祖婆还在马鬃岭了嘛,我不行了就送我回去。”我公也永远了解我的用心。
我公等到了来年,终究还是没有等到开春,过完大年我公就再吃不下任何东西了,三伯父也从上海回来了,我姑也在我们恶毒的言语攻击下从安逸的中山回来了,我公在世的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回到了他身边。
我公临死前的三天,找来一辆医院的救护车,给他戴上氧气,把他送回了老屋。
解释几句,好几位朋友跟我说我的书时间线太乱了。
第一:我的构想是每一个单章剖出来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
第二:全本书的时间轴是统一的,但协调上我没有刻意去处理。
第三:琐碎生活琐碎事,当小故事看看热闹就好。
(本章完)
第11章 后头湾的青杠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