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斤重炮弹在二斤半颗粒黑火药推动下,急速飞出炮膛,带出浓密的硝烟,喷出去要有十几步远。
西夷的十二磅相当于明制的十斤多一点,威力比不上两米长全身管的“红夷大炮”,但是弹重是一样的。
(明制三寸半,120毫米左右,和标准铅球差不多大小)。
鹏帅安抚着身下被炮声惊吓,有些烦躁的“小白”,举着望远镜仔细观察炮弹的落点。
这炮膛压低,远射时看起来慢悠悠的一个黑点,仿佛抬手就能打飞,实际上动能很是强悍。
十门炮大致的落点都在四百步左右(600米),鹏帅很是满意,足够了,超过这距离,以普通人视力都看分不清人和狗。
而敌人的重炮留给“东风”去集火,敌人随军的常用火炮,基本没超过六斤的炮弹,还是以霰弹为主,佛郎机炮就剩个射速快了。
有这个威力,轰烂建奴步卒当成宝贝的盾车,那真不叫事。
子曰: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整个炮兵操作流程都是鹏帅制定的,但是真正把纸面上的文字,变成完整流畅的实操,秦逸可是下了很大功夫。
和步枪兵一样,炮组在开火后根本不会去观察炮弹落点。
预期顶在一线的炮队要的是射速,用最快的速度,按照指挥官的命令,把相应的弹药砸进敌人的阵列里,造成最大的伤亡。
火炮后座后,传递手拿起一头是螺旋钩子炮杆,插进还冒着烟地炮口里.迅速清理炮膛中地残渣。
换一头把毛皮朝外的粗炮杆在水桶里润一下,再怼进炮膛,防止里面还有余火,同时也是给火炮降温。
而这时候火捻手右手大拇指上的皮指套,紧紧的堵在引火孔上。
传递手抽出湿漉漉冒着烟的炮杆,装填手把手里炮杆另一头,和炮膛同口径棉布包成的一段插进炮管,二次清膛,也是吸干多余的水。
不用担心炮管子变成水炮,二斤半的火药把炮管烧的很烫,立马就干了。
清膛完毕,就预示着可以重新装填,鹏帅这边看的热闹,而秦逸换了一面红旗,猛地一举,各个炮长迅速下令。
“霰弹一发准备!”
弹药手换了一个打开的弹药箱,拿出一枚平头圆筒状的纸包弹,递给就位的传递手。
还是一样的流程重新装填,炮长指挥火炮复位,举起绿旗表示准备完毕。
秦逸手中红旗一挥,又是一轮排炮,这次打的是霰弹,不是实行铁弹子,而是铁皮桶装着一百二十枚,一两重的生铁弹。
这家伙威力就吓人了,虽然射程很近,不过就两百步而已,(三百米)。
但是这如雨的弹丸,打的靶区尘土飞扬,声势惊人。
要知道红武军制式的圆铅弹才四钱,而这些凶残的铁弹子重一两,堪比西班牙人的重型火绳枪“穆什克特”威力。
而这一门炮就顶上两个哨,这个类型重型火绳枪齐射,炮兵哨可是有十门啊!
这一轮霰弹,就抵得上二十个哨重型火枪齐射威力,要不然怎么说“炮兵是战争之神”,就是这么强悍。
当然,按照这个时代的铁价和火药价格,这炮打的就是白花花银子。
建奴霰弹装的都是鹅卵石、碎瓷片、铁砂之类,一炮打个十斤铁出去,疯了?
鹏帅才不在乎这个,他只要威力,只要有效的杀伤敌人,其他的都不是问题。
秦逸在炮兵指挥位上,不断发出指令,连续开了六炮才停止射击。
第229章 猛虎炮就很霸道,梁二葛五回水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