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帅需要的是能大批量生产的滑膛步枪,注意!是大批量!随着一再扩军,现在的步枪配比率连一成都不到。
所以鹏帅没法子,只能开别的挂,譬如在现有条件下能实现的“紧压式”黑火药柱,和随之而来成为红武军目前最好用的武器。
“手榴弹”、“炸药盒”、“没良心炮”、“火箭弹”。
这一次回水城,鹏帅准备拼一把,除了加快火枪的生产速度,还要给普通的野战营配上火炮这个短板。
否则在阵前一百五十米到三百米距离上,就是红武军尴尬的火力空白。
接下来面对的,将是相对正规的八旗和汉军,可没什么便宜可讨。
而威力强悍的火箭弹,因为制造繁琐和一次性使用的原因,数量毕竟有限,只能作为决定性的武器,而不是常规武器使用。
所以,十斤弹重的行营野战炮,必须尽快定型,配发到前线,作为强大的火力输出。
十斤炮项目,已经折腾了快半年了,各种样炮反复验证,可拆卸式炮架没什么复杂,早早就开始定型。
就是这炮管子太麻烦,只有铜制的能达到鹏帅的要求,但是铜就是钱,这玩意那是真的缺。
为此前期除了直接融了无数缴获的铜钱,还挖空心思的征用大寺小庙的铜钟铜香炉,之前缴获的铜器更不用说。
直到黑龙回归后,带回来当做压仓的铜料,这才给铸炮工坊这边稍稍解了渴。
最终负责军工生产的焦勖,终于做出了符合鹏帅需要的重量、威力的炮管子,太不容易了。
随着招远陈家庄三个炼铁炉的稳定生产,加上原甘家庄两座炼铁炉的先后投入,红武军铁料这一块的产出,已经初步能达到需求。
李二虎的铁山营在铁山郡那边打开局面后,可以就近补充辽东的所需。
之所以红武军现在军械、甲胄量上不去,就因为天气的原因。
冬季能不冻,并保持生产的水力工坊有限,这才导致军工成品远远赶不上实际需求。
燧发步枪产量的最大限制,就是枪管,人力敲打、钻孔,和水力锻锤、水力钻床的效率。简直一天一地,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现在造枪管刺刀的熟铁料,都备的充足,其他的燧发机、木制枪身、配套的弹药盒、刺刀鞘、纸包弹等,可都一直在生产。
马上春暖花开,河流解冻,早就准备好的大大小小水车,将在新的水力工坊安装就位。
这个冬季分派在各个工坊实习的工匠们,将分流到各个新工坊,稍加磨合就能让红武军的步枪、胸甲、碟盔爆发式的产出。
现在三个制枪坊一个月两百支产量,三月份要安装调试,磨合生产,估计翻一倍没问题,四月份起就能进入高峰期,新增的十二处造枪工坊,一个月弄个千把支燧发枪,不是梦!
现在就是检验十斤野战炮的作战效能,只要再把这个小杀器定下来,红武军就能初步达到鹏帅全火器化、远中近全方位火力覆盖的构想。
“大帅!神机营炮兵哨演练准备完毕,请指示!”
秦逸小跑到鹏帅面前,潇洒的抱拳敬礼请示
第228章 种瓜得瓜豆得豆,秦逸新建炮兵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