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此说道:“姑娘麻利些,这已是快傍晚了,再晚些,怕出不去城了。”
      丽水城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中并不允许有勾栏瓦舍的存在,所有烟花女子都集中在外城的丽水河畔。阁楼楚馆依河而建,一二等得往往以“院”“馆”“阁”为名,各家都有船舫,上面挂了彩旗红灯,或是以整匹的锦缎做成彩色花球悬挂。一入了夜,整个丽水河耀得灯火通明。
      或清雅、或艳丽、或娇俏、或妩媚的各色女子在船上弹唱歌舞,映的河水上如同一条幻影流金的彩虹一般。因此才得名叫丽水河。那真是五音交响,五色交织,各色脂粉香气此起彼伏,恰如一场迷梦。
      云娘随着妈妈进入院子,在自己房间中脱下了新衣,换了一身家常的旧装扮,几件旧衣服早就洗得褪了色,裙子也断了几分,堪堪只能遮住脚面。脚上的绣鞋也被妈妈拿了去,只扔给云娘一双青色的旧布鞋,头上的簪子也被收走,只好一块布帕子包了头发。
      事到如此,云娘少不得一一换了,就这样走出门去。幸而轿子就在门口,并无人看见她得狼狈模样。只是婆子看向妈妈的眼神不免有了几分鄙夷。
      轿子抬出了巷子,径直往外城走去。刚出了城门身后就来几匹快马,两个少年公子骑在马上正向着丽水河而去。
      道路并不宽阔,轿子挡在路中马便过不去了。
      一个仆从打扮的人纵马过来,对着跟轿的婆子说道:“且让一让。”
      跟轿的婆子一抬头,立刻堆出了满脸的笑容,说道:“老婆子眼拙了,这位可是王家的尊管?”
      仆从低头看了看婆子,想不起在何处见过,疑惑道:“你是?”
      婆子忙道:“老婆子是红豆馆的下人,这是我家刚接来的姑娘。”
      俩人刚刚交谈了几句,就听见身后一个不耐烦的声音说道:“王喜,快着些,我这里都要拉不住了。”
      那叫做王喜的仆人连忙回头,笑道:“就好,这就好。”
      只听身后一位身着青衫的公子说道:“王兄,这个时辰出来,一会儿回不得家,要误了明日早课的。”
      另一位穿着大红色披风的公子笑道:“尚贤弟莫要啰嗦,这么样年纪连丽水河都不曾去过,整日读书也不怕读傻了。”
      说话间,轿子也是避过了一旁,等着两人过去。那红衣公子一打马从轿子旁飞驰而过,带起的风将轿帘掀起了一半。
      那姓尚的公子见姓王的公子已经过去了,不得不打马往前跟上。马过轿前,正好与轿子中的云娘四目一对。
      云娘坐在轿中,一路上觉得轿子徐徐而行,耳听得出了小巷后进入了渐渐热闹的街道,行了一会儿,人声渐渐稀了。又听着已出了城门,人声愈发稀少。最后只有跟轿的婆子喘着粗气的声音,此时听见轿子止住了,正对着轿帘的小缝向外观看,可巧风动轿帘,与那位尚公子互相看了个满眼。
      云娘只觉得那尚公子生得眉目俊朗,光彩如同华月之出岫。不想尚公子看到了云娘的脸,竟然呆了一呆,可惜得是,他的马却已一溜烟似得没了踪迹。
      等两个人的马从轿前过去了,几个仆从也是打马跟上。跟轿的婆子才又让轿子继续向着丽水河的方向行去。
      沿着河边走了不到半个时辰的功夫,天色已是暗了下去。前方却是华灯绽放,灯火通明。轿子行在路上就听得丝竹声声,管弦阵阵。
      一个女子的声音带着一股难以言说得媚意,用吴音唱着:“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云娘侧耳去听,不觉得心动神移。只听那声音又唱道:“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越觉得触动了自己心事,想到自己幼年贫苦,被卖在这个妈妈家里。
      这个妈妈为人刻薄,自己明里暗里吃了不少苦头,好容易被买走了,谁知道竟然被送到这样一个所在,想起那位贵客带着戏谑的一句“巫山云雨的云?”只觉得眼中又险些滴下泪来。
      那声音却蓦地高了起来,仿佛一缕清风直送到人耳中,想不听都不可得。只听那女子唱到:“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云娘细细得思忖着曲中的滋味,只觉得女子那满是媚意的声音背后隐隐透出的,是无人可懂得悲凉。她想到自己以后的日子,不由得打了个寒颤,紧紧握住了手中蝙蝠璎珞,自我安慰着:“只要忍耐些时日。”
      轿子已绕过了正街,来到了一个宅院的后门稳稳落下,婆子的声音在轿外响起:“请姑娘下轿。”

3.匆匆一相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