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0章 活字字模谁书写,满朝文臣都来争[2/2页]

大唐广播站 携风系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三人中,李世民更属意虞世南,因为虞世南为他立过不少功劳,他这个人念旧,当然更愿意让虞世南接下这个差事,留下千古的美名。
      而且虞世南是有名的书法大家,深得王羲之书法真传,与欧阳询一起被后世列入初唐四大书法家,自然是书写模板字的最佳人选。
      可惜他和欧阳询都年过七旬,虽然两人都出列请命,但不知两人的身体是否能吃得消。
      李世民便问李泰,书写两万个字的时间论语能否放缓一些,不必如此赶。
      李泰想了想,可以先写印《论语》要用的字,大约1300多个字,然后再慢慢写其他书籍所用的字,最后补充写其他字,这样书写的时间可放缓很多。
      李世民当即下令,国子博士孔颖达负责整理印书的字模所需的字,虞世南与欧阳询先按要求写上一百个字,两人中写得最好速度最快者便负责书写模板字。
      孔颖达虽然没有得到这次差事,但面对两名书法大家,他也不得不自认不如。好歹得了负责整理字的差事,也算是参与到这件大事之中,便觉得心满意足了,立即动手将所需的字整理出来,送给虞世南与欧阳询二人书写。
      李泰早已准备了一批印有格子的纸,给二人书写。
      两名书法大家比试的结果很快就出来了,两人所写的字不相上下,但虞世南在速度上慢了许多,多年的政务还是消耗了他太多的精力,年迈后精力更加不济,故最终还是选了欧阳询。
      选定书写模板字的人选后,做字模的工作正式开始。
      做字模最难的一点在于,字模上的字与书写的字是左右颠倒的反文,一般的做法是工匠把纸反过来,从背面看,通常要透过阳光或烛光才能看清字,然后工匠通过看到的字形进行雕刻。这就需要工匠有精湛的技艺才行。
      而李泰却为此设计了一套新的流程,直接将字从纸上剪下来,贴在字模上,然后用针在纸上沿着字的轮廓扎上一个个小孔,将纸打开后,字模上就出现了针扎的字形轮廓,再按着轮廓进行雕刻就是了。
      当然这样做出的字模上的字是正的,并非反文,所以字模印出来的字都是反文,这种字模就不能拿来印书,李泰把它们作为标准字模,用来做别的字模。
      把标准字模在要制作的字模上印一下,字模上就会出现反文,照此雕刻就是了。像“之乎者也”这类的重复字就可以用标准字模反复做,这就方便了许多。
      有了这套标准字模,现在可以用来做胶泥字模,日后也可以用来做铅字模,这才是李泰做这套标准字模的目的。
      欧阳询虽然年纪大了,但仍投入极大的热情,认真地书写着字模所用的字。他一天能写150个字,而李泰手上的工匠众多,他一写出来,工匠一天内就可以全部做成标准字模,然后再做胶泥字模,速度极快。
      只用了十天,印刷《论语》所用的字模已全部完成,李泰命工匠排版印刷,短短三日就印了上千本《论语》,活字印刷术第一次使用,就震惊了长安城。

第110章 活字字模谁书写,满朝文臣都来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