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1章 长安印新书,学子不缺书[1/2页]

大唐广播站 携风系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一日西市刚一开市,就传出大消息,朝廷印制的《论语》开始发售了,价钱极其便宜,一本只要80文。
      这个价钱是李世民定的,为了尽快增加读书人的数量,为了科举选士时能多点人来参加,就是不赚钱他也要把书大量地卖出去,让每个读书人手中都有书。
      李泰算了印书的开销,《论语》近12000字,按李泰定下的印刷版面,需要80多页,40多张纸。
      印书的纸要两面印刷,需要较好的纸,即使这样,40多张纸也不过是30多文钱。
      开销最大的还是做字模和印刷、装订的人工,李泰最后定价100文。但李世民说只要不赔钱就行,把价钱再降了降,降到了80文一本。
      然后让李泰印了5000本,在市面上大量销售。
      这5000本《论语》一上市,立即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西市一家卖杂货的铺子里,孙秀才正在算账。他是一名寒门学子,为了生计,在这家铺子做账房先生。
      他的朋友张良急匆匆地跑进来道:“孙贤,你听说了吗,西市有家书铺发售《论语》,一本才80文。”
      孙秀才听闻惊得连笔都掉了。
      他一直梦想着拥有自己的书,事实上所有的寒门学子都有这样的梦想。
      但书籍如此的贵,一本《论语》就要两三贯钱,他们根本无法负担的起。
      寒门学子只能找人借书来看,或者几个人合伙买一本书,轮流看。
      不管是哪种方式,他们拿到的都是手抄书,既然是别人手抄的,自然不能保证没有错漏。但就是这样的书,也很难借到手。
      前段时间纸价大降,《论语》也价钱也降到了一贯,他正准备和张良凑钱一起买一本,但仙人在广播里又传了活字印刷术,他想书价肯定还会再降,就耐心等待。
      谁知这一等竟等到了天大的好消息,一降就降到80文,远远超出他的预想。
      欣喜之余,但又想到一件事:“这书卖得如此便宜,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如果是粗制滥造的书,那还不如不买。
      “哎呀,这是朝廷印的书,陛下为了让天下学子都有书看,下令印了5000本,在全国发售,仅长安就发售2000本,还特意把价钱定到最低。能有什么问题?”
      “那太好了,等我算完这些账就去买书。”
      张良急了:“哎呀,你知道现在有多少人排队买书吗?都排了几条街了,去晚了书就没了。”
      “2000本书都不够卖吗?”
      “你不知道,听说这次印书的字模是照着欧阳询先生的字做的,印出来书就像是欧阳先生亲笔写的一样。你想,买了这书,既可以读论语,又可以临摹欧阳先生的字,岂不是一举两得。很多家里已有《论语》的人都要再买一本,2000本书自然不够用了。”
      “那还等什么,我们赶紧去买。”
      孙秀才跟掌柜的告了个

第111章 长安印新书,学子不缺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