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本来也只是外来人口暂住,离开没有对宫中总人口造成任何影响,但是等秀女们出去之后,宫中竟然还是显得宽敞了许多,贵人们都忙着在自己的暂住地收拾东西,虽然不是马上搬,但是早点准备总是没有错的。
为了给她们自在一点的收拾时间,主位妃嫔都十分善解人意的出门跟人闲聊去了,在御花园、千鲤池、小树林,或带孩子,或打牌闲聊,十分愉悦的消磨着时间。
所以这个时候来找皇后的就只有林妃一个人了。
因为秀女们既然已经出去了,那自然是去处已经定下的意思,林妃为了父亲的嘱托和对林黛玉才情与果断的欣赏,在她家中老母亲的热心鼓动下,决定来探听情况。
希望早点知道结果也不是为了别的,只是好有个准备,毕竟到时候黛玉嫁人,她父母已经不在了,一个宗族里的林家人,总要帮衬着些,给她撑着脸面才行。
那可不就得早早打听一下是谁家吗?趁姑娘还没嫁过去,赶紧叫家里的人去拉拉关系,表示一下态度。
这也是人之常情,说起来林家这一支能对族中孤女如此照料,这份心肠也叫人没法打击。
因着如此,林妃一进坤宁宫,皇后就知道她是为了什么来的,便笑道:“你可真是个心急的,我这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呢,就得给你报备报备。”
刚才看皇上实在是希望跟云瀚一起玩,皇后想着,虽然他前几天害的云瀚打喷嚏十分不对,但也确实是晾了他好几天了,虽然不让他频繁的拉着宝贝儿子疯玩,但是也不能真的严防死守,一点也不叫亲爹看孩子了。
于是她最终还是松了口,“妾身这会儿还有的忙呢,只怕看不到云瀚,皇上要是不怕劳累,不如就帮妾身看看他吧。”
皇上兴高采烈,连装严肃都忘了,“真的?”
皇后点头,笑着警告他,“陛下这次可一定要记住了,千万别再自己给云瀚换衣服。”
疯狂点头的皇上害怕老婆反悔,立刻表示自己还想跟孩子一起看点书,抱着宝贝儿子就说要去御书房,生怕孩子亲妈把孩子抢回去。
所以林妃来的时候就只有皇后在忙碌了,素日相处的和睦,皇后为人又极好,她也就不拐弯子,直接接着皇后的话笑道:“娘娘就可怜可怜我吧,自从见了黛姐儿一面,我母亲心心念念的就都是她了,一听这孩子回去便托人来叫我打听,只恨不得今儿就去瞧瞧她的侄女婿是个什么人才行呢!”
这话倒不是假的,林黛玉跟林家的关系既然又因为选秀走动起来了,林母自然是要见见这个侄女的,她年轻时本就是个才女,所以才能教养出林妃这样的女儿,而林黛玉简直就是比着她的亲生闺女长的,而且还犹有胜之,一见之下,她心里实在是喜欢的不得了,只恨不得就那么拉回去自己养着,还是因为黛玉住在外祖家的安排是林如海生前的事,这才不好带她去林府,只能心头挂念着了。
皇后娘娘不知道林夫人跟林妃怎么催的,但是左右也已经定了,给人家家里先透露透露也没什么,她也不是那么不知变通、不通情理的人。
于是她也没扯别的,先大大方方的把难处说明白了,“你妹子的情况你是知道的,若是你堂叔还在,更高些的也不难,只是如今这姑娘也就是身份好看些,别的关系也靠不大上。”
林妃家里是真心实意的想要拉拔这个小姑娘,林妃刚要说什么,她却看着林妃就笑了,“你家里难不成还一辈子看着她?这姑娘日后是要自己过日子的,有前途的高门子弟不少,只是她不大像会拉关系的样子,我思来想去,还是给找了个身份说不上高的,”又顿了一下,似乎是想叫林妃自己心理准备一下,“国子监的吴大人,自前几年原国子监祭酒归乡之后,就接任了祭酒一职,长子是前年的进士,如今已放了外任,皇上常说看着比其父还强些。”
林妃听出来这位是个青年俊杰,前途无量,只是她也记得这亦是吴大学士的长孙,去年便成亲了,娶的是世交常家的一位嫡长女,两家都是文坛巨擘,一对儿女也十分般配,就是一直待在宫里,林妃也曾听过几句。
所以既然人家都成亲了,还提他做什么?
皇后自然知道她心里的疑惑,又不急不慢的接着说道:“吴家有两子一女,小女儿眼看着要嫁到福王叔家去,二子做哥哥的,自然也要定下,小时候我见还有些顽劣,可是如今虽不过十五岁,去年也已经中了秀才,只是听说醉心诗画,日后恐怕在仕途上要不如长兄远矣。”
事实上,吴大人的夫人文氏,她并不是官家出身,其父正是城外云山书院的院长,文家世代都是不出仕的大儒,专心教导学生济世安民,所以她不是个标准意义上的“望子成龙”母亲。
她对小儿子“不上进”的行为不但不会不满,反而还游说公公和丈夫,劝他们已经有了做官厉害的老大,就别对小的也非要那么严格了,然后她自己跟小儿子谈话,说你要是想以后什么也不干是不可能的,起码先把科举都考下来,若是真有本事,翰林院的画院一直在招人,工部会画图的人才也是稀缺,到时候在朝廷里干的话,家里的长辈意见就能小一点,然后干上几年,要是他真的有灵性,又是真的连个闲官都不愿意做了,大不了日后再挂冠而回,去他外祖父那儿开辟生源,反正这孩子论起聪明劲儿一点不输其兄长,想必在哪儿都能混的出来。
虽然不大受拘束,但是他并非不通情理的人,几乎是立刻就听进了母亲的话,为了美好的前景,吴二公
51.第五十一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