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猛将篇
      张须陀(565~616),弘农阌乡(今河南灵宝西)人。年轻时曾随史万岁南征,605年,又参与平定杨谅叛乱,都立有战功。后来担任齐郡丞。杨广征辽东,百姓流离失所,加上当年饥荒,粮价飞涨。张须陀准备开仓救济百姓,属下劝他应该报告上面批准,张须陀说:“陛下现在远征,遣使往来就要一年(为什么开一个郡的仓都要报告皇帝?想不通),而现在百姓有倒悬之急。如果我因此获罪,死而无恨。”于是先开仓后报告,杨广知道后并没有责怪他。612年,变民首领王薄率数万之众劫掠诸郡,屡败官兵。张须陀发兵抵挡,王薄转向鲁郡,张须陀率兵跟随其后,趁其不备突袭,大败王薄,斩首数千。王薄收拾残兵得万余人,准备渡河,被张须陀在临邑追上并击败,斩首5000,夺得数万牲畜。张须陀勇猛善战,又深受士卒爱戴。王薄不久又联结孙宣雅、石秪阇、郝孝德等众十余万攻章丘。张须陀先派水军阻断水上要道,自己率领2万兵马迎击,大破变民军,变民军溃散,逃到水边又被水军拦截,非常狼狈,张须陀缴获大量辎重。杨广听说后很高兴,派使者画张须陀作战的图回去给他看。
      变民首领裴长才、石子河率兵2万余人突然来到城下,纵兵大掠。张须陀没来得及集中兵马,就率五骑出战,变民军争相进攻,张须陀被围数百重,身被数创,越战越勇。城中兵马集合出战,变民军才稍稍退却,张须陀督军再战,变民军败退。变民首领秦君弘、郭方预率大军围北海,来势汹汹。张须陀认为敌军自恃强大,认为官军无法救援,现在率军突袭,必能获胜。于是率精兵快速行军,敌军果然没有准备,张须陀一战大破之,斩首数万。614年,又击降变民首领左孝友10万之众。被封为河南道十二郡黜陟讨捕大使。又击败庐明月、吕明星等变民军。
      616年,张须陀进攻翟让军,中了李密设下的埋伏,张须陀冲出重围,但见到很多部下仍然被围困,又杀入重围营救他们,如此多次出入阵中,见到军队已溃散,他仰天长叹:“兵败如此,有什么面目去见天子?”于是下马战死。
      麦铁杖(?~612),始兴(今广东南雄)人。骁勇有膂力,能日行五百里,追及奔马。生性好酒、喜欢结交朋友,重信义,不治产业,只以渔猎为生。后来聚众为盗被擒获,沦为官户(官府的奴隶),担任持伞盖的工作。但他盗性未改,每日早朝后,奔到南徐州劫掠财物,次日早赶回建康为陈主执盖。南徐州人发觉,上告朝廷。官吏认为都城离南徐州几百里,又见麦铁杖天天上朝执盖,都不相信,可是南徐州又多次上朝廷告发。尚书蔡征定计,悬赏送诏书到南徐州,须一日回来复命。麦铁杖不知是计,欣然应往,并按时于次日上朝复命。于是真相大白。陈主因惜铁杖勇捷,不予治罪,训诫后遣送回乡。陈亡,麦铁杖徙居清流县。
      隋初,江东大姓反叛,麦铁杖在杨素军中。杨素遣他头带草束,夜浮渡江,侦察敌情。第一次成功,第二次被俘。敌将派三十名士兵押送他。途中,士兵可怜麦铁杖肚子饿,松绑给他吃东西。麦铁杖乘机夺刀尽杀士兵(好心没好报啊),割下耳朵,逃回隋营,向杨素邀功。杨素大奇,但叙战功时无铁杖名。不久,杨素乘骑回京师,铁杖步行追随,每天晚上必宿卫于杨素馆舍。杨素被铁杖忠义所感动,特奏请隋主授铁杖仪同三司之职。因铁杖不识字,只好送其荣归故里。
      596年,成阳公李彻欣赏麦铁杖骁勇,征召入京,授车骑将军。不久,铁杖随杨素北征突厥有功,进上开府。605年,隋炀帝杨广即位,汉王杨谅反,麦铁杖又随杨素出征,每战身先士卒,进封柱国,迁莱州刺史。因政绩平平,转任汝南太守。铁杖乃注意学习法令,地方大治,群盗屏迹。一次他入朝,考功郎窦威嘲笑他:“麦是什么姓?”他说:“麦和豆也没什么区别,有什么好奇怪的?”窦威无言以对。
      612年,杨广亲征辽东。麦铁杖请缨为前锋。将要出发时,他对医生吴景贤说:“大丈夫命定于天,怎么能用药保命,而使自己死在家中!”又对三子说:“阿奴,准备浅色黄衫,今天是我以死报国的日子,我既被杀,你一定会得富贵,要记住诚与孝,努力吧。”在一次渡河战斗中,桥未架成而敌已大至,麦铁杖临危一跃登岸,与敌力战而死。杨广为之流泪,出重金购得他的尸体,下诏褒扬。
      杜伏威(?~624),齐州章丘(今济南章丘)人。农民出身

隋唐猛将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