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琉球人的中国情结[1/2页]

长江闲人的闲话坊 长江闲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台湾女作家张晓风在一篇写得很美丽的散文《愁乡石》中,说琉球人至今把自己面前的那片海叫中国海。而张晓风在那里听到这个名字,激动万分,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更美丽的海的名字了——————————
      琉球一直要独立出日本从琉球主权到保钓运动
      从琉球主权到保钓运动
      岩华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中华发展战略研究所主任
      全球华人历经二十余年,波澜壮阔的保钓运动在不了了之下,告一段落。然而事实上,近百年来日本军国主义右翼势力一直在处心积虑,得寸进尺地蚕食中国领土,从琉球群岛到钓鱼台群岛,接下来就是台湾、澎湖保钓运动和近年来琉球的事件,不能不使人们再次翻开那本与钓鱼台历史不可分割的历史老帐。
      琉球一直要独立出日本
      今年八月因琉球美军基地的三个美军士兵,合谋强暴轮奸一位年仅十二岁的琉球未成年女童,引发了琉球群岛空前的反美浪潮,成千上的琉球人走上街头,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游行示威,在高喊“美军滚出去!”的同时,另一种潜藏已久的反日情绪也高涨起来。历史的真实记录无法篡改,在琉球人内心深处,被日本武力从中国掠夺、吞并的惨痛记忆犹新,已振荡了多次的“琉球独立”运动又成为热点,在街头巷尾热烈讨论。
      书店里抢购着一本叫《冲绳(琉球)独立日》的历史书,鼓动人们争取独立出日本,它用历史向人们诉说“我们不是日本人--琉球国的历史”(1)。琉球调频广播电台“沟通”也利用琉球人在九月八日对“美军基地存废”进行公投之机,对民众进行“琉球是否独立”的民意调查。而公投的结果:人们一致投票决定不接受美军基地,更不接受日本政府“代做的决定”(2)。这使日本高层曾一度如热锅蚂蚁,最后又是给于琉球巨额财政拨款,又是像对外国元首一样郑重接见冲绳县知事(县长)、并一再道欠,连哄带骗才蒙混过关。
      其间,日本媒介始终守口如瓶,不让“琉球独立”问题在大媒体爆光。而此时(九六年九月)正是中日钓鱼台之争一片火热之际,海内外华人从日本的新闻报道中一定大惑不解,为什么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此时忙碌的不是钓鱼台事务,而是看起来并不紧急的琉球公投问题?其实这背后的琉球主权问题比钓鱼台严重得多!
      琉球自古以来就附属中国
      最早在史书上关于琉球的记载可追溯到千年前的隋朝,那时中原与琉球的商贸发展、人民往来已十分活跃。朝廷曾派出大臣朱宽劝说琉球王进贡臣服隋帝(3)。另一记载是十四世纪,明太祖年间中国的又一鼎盛时期,琉球王正式向朝廷进贡,接受中国保护和册封,派出大量学生学习吸收中原的文明文化,和朝鲜、越南、缅甸、西藏一样成为中国的附属国,即西方“tributary”的概念,它不同于近代西方“lony”殖民地,但类似于中古欧洲农业文明和“奥匈帝国”时期的“进贡国”或中世纪罗马教皇统治下的“statthstates”的概念(国中之国)”,所以,西方在文化上是不难理解这一现象的,西方原则上视之为一个国家。这样一直过了两百多年,到了一六零二年,日本的“萨摩藩侯”就象当时的日本海盗“倭寇”偷袭中国沿海一样,武力胁迫琉球归为“藩属”,在遭到反抗后,于一六零九年派岛津家久,率兵攻入琉球,俘虏琉球王,派兵监督琉球内政四十五年。一六五四年琉球王终于摆脱了萨摩藩的控制,感念中国的厚道皇恩,主动遣使臣到中国请求册封。当时的大清康熙皇帝封琉球王为尚质王,定二年进贡一次。此后又是二百多年,尚质王朝贡不绝,采用中国年号,沿用汉唐文化,称中国为父国,他们之间的关系类似于西方“父子国(affiliated、affil”。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近代,欧洲列强开始远征亚洲。
      台湾事件:日本借口掠夺琉球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1868),日本“明治维新”运动已经开始,雷厉风行的改革在经济开放、教育普及和社会西化方面取得巨大进展,但随之而伴生的爆发心理和军阀执政的结果,导致这个国家产生了对外野蛮武力扩张的狼子野心。就在这时,发生琉球渔民在?湾遇难的“台湾事件”,给了日本一个借口。一八七一年琉球居民六十六人航海遇风飘到台湾,被台湾原住民杀害五十四人,余十二人被中国的台湾政府保护,送回琉球,被杀五十四人台湾当局则不过问。这时候日本则以“保护国民”为借口向中国交涉,遭到中国的严词拒绝,大清总理衙门大臣毛旭熙说“二岛具我属土,属土之士相杀,裁决固在于我,何预贵国事,而繁为过问?”日本则从毛的“杀人者结属生番,故旦置之化外,未便穷洽”中,断章取义诡辩硬说中国承认琉球和台湾不属于中国,进一步无中生有地编造:琉球从一六零二年起已是日本岛津藩(萨摩藩)的“藩属国”。日本以此为借口于一八七三年,兵临琉球,废除国王,另立傀儡。第二年又派陆军中将西乡从道率兵三千登陆台湾,大肆攻掠,并披荒屯田,备赖下来不走了。日本军阀山县有棚还提出一个野心勃勃的“外徵之策”,企图夺取整个台湾。大清闻讯,派沈保桢统兵万人,紧急赴台,并决心死战。日本见大事不妙才肯“和谈”,威逼敲诈腐败愚蠢的大清签下丧权辱国的《北京专约》,清廷竟然承认日本此举为“保民益举”,还赔偿日本白银五十万两(4)。中日关系的近代史上,丧权辱国的屈辱事件,自此一发而不可收。
      中国从未承认琉球属于日本
      一八七五年,日本得寸进尺,大军开入琉球,禁止琉球进贡中国和受大清册封,废除中国年号,改为明治年号。虽然大清软弱无能至此,但在琉球主权问题上始终坚持为中国所有,没有让步。直到明治十二年(一八七九年)天皇政府推行“废藩设县”,在琉球强行搞了个所谓的“琉球处分”,把琉球一分为二:北为日本领土,改为“冲绳县”,南为大清领土,并企图硬逼中国承认。当时琉球中山王派使臣到北京朝廷哭诉,恳求大清保护属国,而清廷在日本武力威慑下一味地厌战求和,在提出毫无作用的“严重抗议”后,乃提出另一妥协方案,即三分琉球:挨近日本方向的庵美大岛为日本领土,冲绳群岛按“琉球处分”以前的状态仍归琉球中山王的领国,南部的先岛群岛为中国的领土。而在此时,沙皇俄国在伊犁边界又欺负大清无能,掠夺蚕食。朝廷迫于内外交困,于一八八零年九月再次向日本让步,按日本的二分法草签分界条约(5)。
      按此条约现在日本控制的包括宫古、石横、八重山群岛在内的先岛群岛,准备归还中国。但此条约在北京遇到朝廷重臣的大力抨击,指责这是“卖国契”,主战派甚至主张立即派出重兵,不惜与日决战到底。最后中堂李鸿章上奏折说:“日人多所要求,允之则大受其损,拒之则多树一敌,唯有以延宕一法,最为相宜”,大清随搁置此案。后来虽经日本再三催促也没结果——清庭不签此约,那就意味着中国不仅拥有南琉球的主权,而且仍然坚持琉球北部的主权——此后,日本干脆装聋作哑,继续窃居中国领土至今。
      钓鱼岛:近代史上的百年耻辱
      日本在窃居琉球三十六岛后的十几年间,一直垂涎中国的另一属国:朝鲜,找茬兹事直到一八九五年挑起甲午战争,偷袭北洋舰队,迫使大清签定彻底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它窥视已久的宝岛台湾。此时,日本食髓知味才一点点的把它的魔爪,再次伸向远离日本一千多海里,而挨近琉球70海里、离中国福建90海里及中国台湾70海里的另三个小群岛:钓鱼台群岛。此群岛由钓鱼台群岛、黄尾屿群岛、赤尾屿群岛三个小群岛组成,相互间隔十几海里,共有五个小岛和三个礁岩(已另文详述)。它的价值并不在于仅四点八平方公里的陆地,而是按一九九二年《联合国海洋公约》来划定、所属的七十四万平方公里的“海洋经济专属区”。这几乎相当于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在南沙群岛领土、领海争执的总和。一九六七年联合国勘探发现此海域蕴藏着八百亿桶的原油,这相当于全体中国人每人平均拥有六、七桶之多。按日本声称:日本首次提出对钓鱼台拥有主权,则是在明治二十九年,即一八九六年日清战争结束,朝鲜、台湾到手后,日本天皇颁布“勒令第十三号”,公布钓鱼台“正式划入日本帝国版图——”这是日本最早提出拥有钓鱼台的日子,比中国实质拥有该岛晚了一千多年!按照日本资料:福冈县人氏,一八七九年移居那霸的古贺辰四郎,在日本占据琉球后,一直派人到“尖阁群岛(日本对钓鱼台的这个称呼实际来源于英国海军发现它时,看到群岛尖峰形状而称之为“legrou”之日语发音〕”采集“信天翁”的羽毛,其间曾向?绳县、中央内务、农商大臣申请“借地开发”,但日本明白:“该岛是否为日本帝国所属尚不明确”,所以一直没批准。而直到《马关条约》签定一年后的一八九六年九月,古贺“对该岛多年的宿愿才锝以实现”。今天正是日本涉足该岛、从中国掠夺而走的一百周年!
      美日非法私相授受中国主权
      日本这种侵略扩张一直持续到挑起二次世界大战,侵略中国及亚洲,丧心病狂偷袭美国珍珠港,终于迎来了可耻的失败。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无条件接收《开罗宣言》和《波斯坦和约》,根据此约“日本只能保有其本土四岛”,其它武力吞并的领土必须放弃,中国的钓鱼台和属国琉球理所当然应归还中国。但战后此二地均为美军占领,虽然美国“不承认二群岛主权归属日本”,但也没有交给中国。一九四七年四月联合国《关于前日本委任统治岛屿的协定》,

琉球人的中国情结[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