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这两块“主权未定”之地交给美国“托管”。就这样拖了二十三年,中国两党从大陆打到两岸,且还在打个没完,谁也不顾领土。而此时日美两国已由仇敌变成亲家,合穿上一条裤子,在琉球、钓岛问题上狼狈为奸。一九七零年美日背着中国签定《美日旧金山和约》,拿中国的领土作交易,私相授受,把琉球连同钓鱼台的“施政权”转给日本。但这遭到土地主人的琉球人的群起反对,他们“聚哭于闹市”,连夜集会向美国、日本抗议,数度组团到台湾向蒋介石哭诉、陈情,代表团用汉语恳请蒋总统看在同是“一家人”的份上,在联合国仗义直言,准许琉球独立或并入中国版图(6)。此时,中华民国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对于决定琉球和钓鱼台前途有着举足轻重的发言权,那个关键时候若中国真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今日也用不着全球华人这么艰险地保钓了。
琉球主权与《经济日报》事件
全球华人最大的报业集团,台湾联合报系创办人王惕吾先生在他晚年的回忆录《联合报四十年》中,关于全报系唯一被查封过的《经济日报》有这样的叙述:“民国五十六年九月二十日,《经济日报》创刊甫满五个月,当日该报在一版下方位置,以五栏题刊出《不承认日对琉球有剩余主权,决策人士昨告立委,我立场不变》的报导,第二天经济日报因违反‘宣传指导而告休刊,经过很大的波折始在十六日复刊。”那么到底这则新闻犯了什么大忌呢?全文转述如下:
{(本报讯)执政党中央有关方面,昨日晚向立法院外交委员会的委员表示,中央对琉球问题的立场,仍与过去一样,绝不承认日本在琉球有所谓的“剩余主权”,中央有关方面在昨晚的一项非正式餐会上表示,目前我政府正与共匪作战中,琉球问题与对匪作战上,显然是此要问题,因此不愿在此时因琉球问题与有关国家引起磨擦。这项自助餐的主人是执政党中央五组,以及外交部政务次长沈琦,被邀的客人全是立法院外交委员会的委员。
这项非正式的餐会透露,政府基于《开罗宣言》和《波斯坦和约》的约定,不承认日本在琉球有任何主权。对于琉球目前被悬挂类似于日本的国旗,并有日本在琉球为出境的琉球人民签发护照等,并不加以承认。虽然美国曾表示放弃其对琉球军事托管的地位,但对美国对日本的一再让步,以及“送人情”的作法,绝不赞同。目前我外交部已向美国大使馆,将我们的态度以口头表示过。餐会中中透露,琉球人民并不全部赞成归属日本,因而目前仍有很多人在出境时并不持日本政府签发的护照。立委们已决定,当立法院本会期改组委员会后,外交委员会将再为琉球问题举行会议,并邀请有关单位首长列席备询(7)。]
这就那段悲哀的历史,做为牺牲品的经济日报总编丁文治先生含泪离开了报社,更从此改变了他的整个新闻生涯。如今他再次感叹:缺乏远见的政治家绝非人民之福!(8)
琉球传统文化与中国情结
自从日本窃取琉球后,为扑灭琉球人的国家意识和独立风潮,不择手段,使用了各种软硬兼施的方法,强行“日本化”。那时琉球人的汉化很深,虽然经过日本七十年的“皇民化改造”,但千年积累下来的中华文化根深蒂固,基本未变。他们使用与日本完全不同的汉语方言,风俗民情、社会人文依然属于儒家文化,口音属闽南语和台湾语系,更有自己独特的历史,采用的是中国的农历年号,节日喜庆也与儒家文化大同小异。一九七二年美国将琉球再度“转让”日本后,日本为消除中华文化,强制推行“国民义务教育”、穿日本服装、吃日本食品。每一个孩子必须进入只能讲日语、学日本文化的学校,接受至少十年的“免费教育”。而为消灭汉语方言,从小学起便在每个班级都制作三张“方言卡”,谁讲方言谁就会领到卡,持卡者直到发现其他讲方言的人,才能传给下一个,直到这位持卡人发现另一个。而每到放学以后,持卡的这三个学生则必须留下来打扫教室。因此,许多拿到卡的小学生,不惜和同学打架,逼同学用方言脱口说出“好痛”或“混蛋”,以转移卡片逃避扫除(9)。这样使琉球“日本化”到现在,依然没有使他们忘记历史,忘记祖先。至今琉球人最爱引以为证据的是:日本人总是在客厅摆一把武士刀作为装饰,而琉球人则是摆类似中国琵琶的三弦琴,以此来对比日本的凶残好武,琉球人的爱好和平。
琉球人说:我们不是日本人
九六年底,琉球美军在基地事件再次雪上加霜,首先从美国传出,美军前不久,在琉球使用了放射性核子枪弹头,练习射击,给琉球造成核污染。事情的严重性并不在于核污染本身,而是当美军告诉日本政府时,日本心怀鬼态,拖了半年之久都不告知日本人民,更不告知琉球人,直到事情终于从美国暴发出来,再也按不住了,日本才急忙把这一旧闻公布出去,这使琉球人对日本更加不信任。
九七年三月,就在美国国防部长科恩访问日本时,驻琉球美军又传出强暴、虐待琉球妇女丑闻:一个美军将一名琉球妇女从头顶上扔出去,落在床上摔坏了好几根骨头。这件事无疑又一次在琉球的排美抗日的烈焰上,火上加油。日本政府使出两面手法,首先推出一个“振兴琉球法案”,准备投入大量资金,要在琉球推行所谓的“一国两制”,给予琉球更大的自主权,自治权。另一方面于九七年四月,日本国会强行制定“美军驻琉球法案”,不顾琉球人强烈的抗议,企图把美军强驻琉球变成正式法律,强制那些不愿将土地租给美军的数千户琉球人,租出他们的土地。结果引发琉球更大规模的抗议示威。他们不仅在琉球本地抗议,四月十七日,更有琉球居民团体代表一百人,穿着不同与日本的琉球民族服装,拿着象征着琉球民族的传统乐器鼓和三弦琴,在审议驻军法案的日本国会前,声嘶力竭地抗议。但日本议会还是无视琉球人的反抗,强行通过了此法。
这样,琉球哗然,要求独立的呼声再度高涨起来,现在,在琉球书店里,醒目的琉球历史书中印着:“琉球曾是中国的附属国,我们不是日本人”。
以攻代守:保钓必须保琉球
在中日关系的近代史上、在历次保钓运动中,与日本相反,中国总是被动保守,民间热,政府冷,诸多失误。强烈对比出双方政府,一个精明能干,一个封闭蒙昧;一个处心积虑、步步进逼,一个保守内向,腐败无能,这也正是两国在近代发展中为什么差距如此之大!更有甚者,一九七二年在中国共产党从台湾手中,接过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后,对琉球主权问题甚至绝口不提,这么大的一桩主权案,两岸竟然都忘记了!
笔者曾与多位具国际眼光的日本学者深入探讨:为什么日本不能象德国那样彻底检讨它的侵略历史和战争罪行,而痛改前非呢?他们的回答非常坦率:第一,战后日本从来没有真正感受过足以使它改变的“国际压力”,这?也有战后美国利用日本进行“反共战略”的因素,转移了国际焦点、世人的视线;第二,天皇制的保留继续了日本的政体和意识形态,麦克阿瑟被日本捧得忘乎所以,以至心慈手软,姑息养奸。在中美朝鲜战争时,美国甚至支持日本违反其宪法“非武装”的原则成立“自卫队”,如今它已是世界上耗资第二大的军队;第三,日本从来就是一个注重“实力主义”的民族,它不信真理,唯信实力。在它全盘吸收西方文化的明治维新时期,正是西方达尔文主义“适者生存论”和尼采“权力哲学”风行的时候,这种思想在日本从此扎根结果,以至于和德国一样产生野蛮的军国主义;第四,近代史上,日本基本上是以鄙视的眼光看待亚洲国家,想他们“如此无能、远不及日本”。至今,日本对中国大陆的印象仍然是贫穷、肮脏、无礼--而且还专制愚昧。前几年日本最大的自民党,在吹嘘自己“治理日本几十年的辉煌成就”时,轻蔑地列举亚洲国家及中国:“那些支那人(对中国人的蔑称)至今还象野兽似的住在洞穴(指陕西一带的窑洞)之中——”
在今天保钓运动中,钓鱼台主权与琉球主权必须相提并论。中国从来没有承认过琉球归属日本,现在更不能放弃。并且,挨近台湾约有五十海里的先岛群岛,就连日本自己也承认是中国领土,理当首先归还中国,至于北部琉球问题,则可在“主权为中国所有”的前提下,视中、日和琉球人民自主谈判决定其归属或独立。保钓、保琉球运动只有以攻代守、积极主动,才能有更多筹码与日本就钓鱼台和琉球问题谈判、交易、妥协,才能不愧对祖先、耻后人。
注释:
一、琉球新书《冲绳独立日》。
二、台湾《新闻镜周刊》一九九七年,第四一五期丁文治回忆文章。
三、香港《南北极》杂志九六年“保钓专题”。
三、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国近代史丛书之甲午战争》。
四、日本《关于钓鱼台列岛和归属问题》井上清。
五、同注四。
六、台湾《联合报》民国八十五年十月七日万象版。
七、台湾《经济日报》一九六七年,九月二十日。
八、二、台湾《新闻镜周刊》一九九七年,第四一五期丁文治回忆文章。
九、台湾《联合报》民国八十五年十月七日万象版。
琉球人的中国情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