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章 长谈[1/2页]

大明王朝之蓝海 沙沙媚媚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请到了满意的女医,汤老先生和刘小公子的心情都比刚来时好了许多,晚饭时大家都有说有笑,恰又遇上宋应星过来拜见顾大人,和刘小公子一见如故,两人年岁相当,又都是爱学问的孩子,自然聊得起劲。汤老先生和顾汇海看两个少年交好,也是欣慰。
      顾汇海和汤老先生也聊得很上道。“世伯,可惜你急着回家为令爱治病,不然在我们这留一阵也好。很想请您去看看我们的书院,还想请您给书院讲学呢。记得您之前在广东徐闻创办过贵生书院,为蛮荒之地带去文明开化。”
      “哦,那时我被贬为徐闻县典史。当地人轻生,任气好斗,不知礼仪,一起冲突就打得头破血流,死伤无数。当时的知县熊敏也是临川同乡,我们一起创办贵生书院,教民知书识礼,认识生命的重要性而化其轻生之俗。提倡君子学道则爱人、天下之生皆当贵重。其后徐闻的风气大改,也出了不少读书种子。办学肯定是一桩好事。就像这次,如果没有汇海你们书院的女医,小女的病还真难说啊。等我有空,我一定过来见识一下。不过我现在主要精力在写戏上面,别的什么还真顾不上。”
      “说起读书种子,跟世伯过来的刘小公子,一看就是少年才子啊,将来前途无量,不愧是探花之子。恭喜世伯喜得贵婿。这吉水啊,风水真好,状元探花进士,出得真不少。”
      “确实,吉水有一门三进士,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十里九布政,九子十知州之说。就是本朝近年,嘉靖八年的状元公罗洪先,精心绘制的《广舆图》,把我大明的山河浓缩在小小的两卷书本上,实在是前人未有之创举。罗状元自幼凡跳马挽强、考图观史,自天文地志、礼乐典章、河渠边塞、战阵攻守,下逮阴阳算数,靡不精研。被贬后,专心于元人朱思本《舆地图》阙略讹误处的订正增广工作,积十余寒暑,才完成《广舆图》。《舆地图》长广七尺,不便卷舒,罗前辈参照其他地图,以计里画方法将《舆地图》总图、两直隶及十三布政司图缩编,另增绘九边、漕河、四极等图幅,汇总成《广舆图》。我的亲家刘应秋,探花,学问也是没得说。还有万历五年的进士邹元标,张居正在朝时反对他的霸道,后来张居正倒台,被抄家清算,居正倡导的一些利国利民的举措也被废除,他又为居正抱不平。他只是发自内心,为国为民。老夫佩服。不过呢,这几个人都有一个特点,中进士没做几天官,就被罢免回乡成了老百姓了。说起来也就跟老夫相像,看不惯的事,想说就说,不平则鸣,不是做官的料。小婿就跟元标读书,元标和应秋幼时都跟状元公罗洪先在石莲洞学过计里画方,绘制地图呢。要说讲学,我觉得你们请元标或应秋来更好。”
      “那,世伯,能帮我们请元标或应秋先生过来讲学么?我跟邹先生和刘探花都不熟啊。”顾汇海问道。
      “没问题,就冲你帮我请女医这事,我也不能不帮你。还有一事,我觉得你们这个书院办得很好,有心想让小婿也过来见识见识,可否?”
      “没问题。对了,提起这地图的事,我还有样东西请世伯看看。”顾汇海起身,从书架上取出一个大卷轴,缓缓推开,一幅着色淡雅的地图出现眼前。
      “这是画的哪里?”汤老先生问道。
      “世伯,这图叫做坤舆万国全图,把全世界都画在这张图上了。这是工部郎中李之藻和西国传教士利玛窦合作绘制的,底图是利玛窦带过来的,原本这西国人画的图,我大明的情况他们并不了解,所以图也很简略,且大明的位置也在图上很偏的地方,李之藻大人之前就对地图很有研究,他把我大明的图增添了很多细节,还把大明的位置放在了地图中间,这样看起来就顺眼多了。”
      “哦,这真是,全天下都画在这里了么?有意思。”汤老先生叹道。
      “还有这本罗洪先编绘的《广舆图》,我这本是万历七年的版本,罗前辈增补元代朱思本《舆地图》汇成《广舆图》一书,我也有个大胆的想法,世伯你看,这坤舆万国全图虽好,让人眼界大开,但是图幅很大,看起来其实也不大方便的,如果能仿效罗前辈的做法,也把它缩小,分成几个部分,画在一本书上,不是便于携带,更实用么?只是我自己对这些并不太懂,若得刘、邹两位前辈相助,实现梦想就会容易多了。这《广舆图》,最后一

第二十章 长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