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精骑此刻都已整装待发,天色暗了下来,远方的星空遥远而又明亮,星空之间的银河就像是一层薄薄的银纱。
在星空下,吐蕃军也燃起了篝火,在城楼上望去篝火排列的很不规整,有的地方较密集,有的地方较稀疏,有的地方漆黑一片。
郭子仪刚才已经站在城楼上将四周的情况都仔细地观察了一遍,因为他要选择一个最佳的地点冲出去。
郭子仪看着闪烁明暗的篝火,想着刚才看过的龟兹方圆百里的地图,当他的目光扫过正前方的时候,他的目光停了下来,眼神坚定而自信,他已经选好了突袭的位置。
郭子仪从城墙的马道上走下来的时候,两列唐军拿着火把整齐的站列在石板路的两旁,中间就是一百名骑兵,战马整齐的站列着,不时的发出轻嘶声,在火把的映照下,他们身上的厚重的铠甲发出了让人过目不忘的流金色。
李琬看郭子仪走了过来,静静地看着他,他独一无二的头盔在跳动的火焰下发出赤炎般的光芒。
李琬首先开口道:“听说你要出城,有一个人主动请缨,要和你同去。”
“什么人?”
“这个人你应该认识,他是李光弼。”
“是他。”
在九年前,郭子仪曾经和李光弼一同作战,两人之见过三次,但是两人惺惺相惜,此次李光弼听闻郭子仪要出城突围,主动请缨。
一个身材魁梧的人走了过来,向李琬行礼,将目光移向郭子仪,“郭子仪,好久不见,其实对你说得石岩截道我也有耳闻,我也准备向殿下请缨,没想到郭兄先人一步。我略懂识番语,与你一同前去,希望我们花费的时间更少。”
郭子仪笑了,“我早应该想起你的。”
李琬看着信心满满的两人,“希望你们二人互相协助,完成此次任务。”
两人行了一礼,异口同声道:“是,殿下。”
李琬笑道:“好。”他侧过脸,“拿酒来。”
李琬从侍从的黑漆木盘中端起了一碗酒,郭子仪和李光弼也端起了盘中的酒,三人举至齐眉,豪饮而下。
郭子仪抱拳道:“末将一定不会辜负殿下重托。”
李光弼道:“殿下,告辞。”
说罢,两人跨上战马,一百名骑兵也跨上了战马。
在两千弓弩手的掩护下,城门慢慢打开了,郭子仪的手握紧了手中的缰绳,他回头看了一眼在火光映照下的城墙,然后看着前方漆黑的夜色,和一百名骑兵快速通过城门。
战马全都出了城门,城门又重新关上,在一片漆黑中,一百零二个人向吐蕃军的阵地靠近。
两个时辰后,北门的吐蕃军又开始发动新的一轮进攻,这也是郭子仪和李光弼突围的机会。
郭子仪和李光弼隔着很远听到了喊杀声,在黑暗中无数的火光向北门涌去。
“看来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李光弼道:“正北防线是漆黑的,现在反而都亮起了火光,说明吐蕃军的主力部队在正北方。”
郭子仪指着前方道:“正东火把开始向向北门涌去,说明正东吐蕃军开始调动,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李光弼道:“所以我们一定要快。”
“骑兵和战马皆是百里挑一,能追得上我们的恐怕很少。”
郭子仪盯着前方,“我只知道现在我要从这里冲出去。”他的手握紧了缰绳,“跟紧我!”
郭子仪拍马向吐蕃的阵地冲去。
囤积的草垛在上一次进攻已经烧完,在草垛烧完之后,吐蕃军又发起了进攻,这一次进攻更加猛烈。
吐蕃军重新组织弓箭手放箭,这一轮箭阵更急,更密。
步兵又开始架梯登城,吐蕃军丝毫不会给唐军一点喘气的时间。
草垛和弓箭源源不断地被运上城墙,但是这些远远不够用。
吐蕃军已经冲上了城墙,弯刀和横刀短兵相击,督战的伍长开始向缺口处调动驻队兵力。
刀光,箭雨,在火光下,鲜血的颜色显得更加血红。
就在这时,响来一阵密集而又沉闷的鼓点,吐蕃军的进攻突然停顿了下来,在一轮箭阵过后,开始后撤。
&n
第八十二章 突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