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一章 入职第658天[1/2页]

天鹰之约 白瑾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按照试飞院的工作安排,傅国韬虽然是试飞大队的负责人,但每年还是要去一线岗位锻炼,保证不忘初心。
      今年,傅国韬被安排去的一线岗位不是殷勤待过的维修车间,而是试飞院在另一个城市的分院。所以,在殷勤和岳临决定找傅国韬帮忙之后,两个年轻人整整等了一周,才等到傅国韬从另一个城市风尘仆仆地飞回来。
      因为不喜欢簇拥的感觉,所以傅国韬从来都是独来独往,连负责他日常事务的秘书,都是在傅神有需要的时候才出现。
      傅国韬从外地回来,如果是白天的航班,他会打电话让秘书安排司机接送,他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定下的“白天回来一定要回单位”的规矩,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个时间点司机们都在正常上班,让他们接送不会给人家增加额外的负担,还能增加一单出车的记录,给月底争取奖金加点分。
      而当他遇到夜里的航班时,他肯定不会打电话让秘书安排司机接机,因为大半夜的让人在机场等自己实在不够人情味儿,加上现在网约车方便快捷,就算没有人来接,他也能顺利回家,根本不用担心无处可去的问题。
      于是,这一回去锻炼,傅国韬还是习惯性地买了夜里的航班,到飞机落地滑行至廊桥的时候,时间已经是晚上十点半。看一眼手机,发现借机出口还有很多网约车在来来回回的时候,傅国韬满意地约了一辆车,拖着行李箱,径直往网约车上车地点走去。
      不过,和往常不同,傅国韬还没走到预定地点,才出了到达口,就被迎面而来的两个年轻人拦住了。
      和殷勤一样,傅国韬刚认识殷勤的时候,对他的印象也十分不好,其程度,甚至可以用“恶劣”来形容。但几次近距离的接触下来,傅国韬真切地发现,殷勤确实像刘长功说的那样,是个与众不同,值得培养的人才。
      尽管回国后,殷勤并没有在自己的麾下谋事,但傅国韬还是接着各种工作机会,默默关注着殷勤的成长。
      半年前,殷勤和岳临一起向自己汇报了发动机改造的课题方案,之后,傅国韬就常常将这份报告翻出来研究。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傅国韬想帮助殷勤发现方案中的不足,另一方面,则是想通过自己的实际业务验证他们提出的功能点改进内容是否正确性。
      值得庆幸的是,经过比对、论证,傅国韬欣喜地发现,殷勤和岳临这个方案除了措辞上略显稚嫩,陈述方式不够成熟外,里面提出的改进功能点,不但具备了创新性,还难得地具备了针对性,十分适合当前形势下“猎枭”战机的功能提升。
      两年前,“猎枭”战机在试飞过程中出现了俯冲故障,试飞大队和设计室就问题原因争执不下,导致院里没办法拿出确定答案向上汇报。院领导挨批评也就算了,最后连“猎枭”战机的推出计划也被迫延迟,转由国内另一家同等资质的试飞院设计、试飞的“雨燕”系列战机承担当年的阅

第六十一章 入职第658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