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挑战权威这件事,殷勤并不是第一次做。当年,他违背母亲的意愿,硬是要将自己的姓氏换掉,就是少年对母亲权威的巨大挑战。
尽管最后,殷勤并没能如愿以偿,但年少时的勇气延续下来,殷勤完成这次技术攻关的信心自然比别人要足一些。
任务分工时,岳临分配给殷勤的任务是针对发动机的二级部件进行研究。基于之前陶意章的指点,在第二小组其他人埋头苦读发动机设计原理的时候,殷勤另辟蹊径地跑到陶意章办公室,找到了几本不同型号发动机的出厂说明书,比对着不同指标数据逐个查找二级部件可以优化、改进的功能点。
不过,和殷勤长生长在同个时代的岳临,却完全不同。
长期以来,岳临在父母和老师眼里,都是乖乖女,因为成绩优异,能力出众,她不需要打破常规就能获得别人艳羡的成绩,所以,对她来说,挑战权威虽然有价值,但该以怎样的心理和姿态去打破,对她来说却是不小的难题。
从学习的角度讲,找到常规动力式涡扇发动机的薄弱环节再进行改进,应该是顺利成章的事情,但同样因为是“学习”,岳临对资料上记载的功能点和指标深信不疑。
在她的惯性思维里,能写到书上打印出来给人看的东西,就是经过反复验证、并且证明有效的结论,这种结论只需要记住,并不需要怀疑。所以连续十几天,任她怎么苦读,都没能找出原有设计图上值得、或者说可能需要修改的环节。
如果岳临只是项目组的普通成员,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摇摇头,无奈地让它过去也就算了。
但不巧的是,这件关乎设计室,甚至是试飞院未来的大事,身为组长的岳临恰恰是主心骨。
没有了她的主持,单靠殷勤,这个项目组根本持续不下去,不说别的,就是她身上“设计室小组长”的身份就比殷勤这个光杆司令有号召力,一旦她退出,殷勤就算再有想法,兴趣小组的同仁也不可能听一个岗位还不如自己的人指挥。
然而,想要主持大局,没有技术改进方向作支撑,又谈何容易?
纠结的心情持续困扰着岳临,望着桌面上密密麻麻的资料和图纸,岳临愁眉不展,平生第一次感受到阻力,也带一次尝到力不从心是什么滋味。
可惜,蒋川给她送来午饭的时候,只觉得岳临这幅模样,是她太过强势的结果。
在他看来,岳临坚持要做发动机改进这个课题本身就是自找麻烦。如今,找不出头绪完全在意料之中,没有了具体的改进内容,或许岳临就能知难而退,不把精力花在无谓的事情上。
本着这个思路,蒋川并未给书桌前犯难的岳临太多的鼓励,相反,他想趁热打铁,让岳临放弃固执的念头,转而将精力投入杨方已经确定的、提升机身隐形性能的课题上来。
“你看你,看书看得眼圈都黑了。你是做战机设计的,应该知道,现在这套发动机架构模型是从上个世纪40年代就
第五十六章 入职第430天(1)[1/2页]